一种自动建模客观分型方法在安徽省非汛期中的应用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首先启动判别有无某种作业条件,在有利的天气尺度大环流背景场下,再进行各种方案的实施。本文根据系统需要,利川NCEP500hPa高度场和风场格点资料及安徽省81站10年非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在客观分析天气形势基础上,结合预报员实践经验给出的不同系统影响安徽省时的关键区,计算机自动建模,形成逐日天气型日历,实现环流分型客观化。此方法识别条件实用,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自动化程度高,自动生成的逐日天气型日历,为安徽省非汛期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天气预报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暴雪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了解降雪的云微物理过程对于提高暴雪的数值预报水平和人工增雪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包含了多个显式可分辨尺度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的最新版本,来模拟2004年12月20日至23日发生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华北地区的一次暴雪天气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在最细网格区域内分别采用GSFC(Ooddard)方案(试验G)和Reisn
选取了国家气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室人工增雨云系模式8月6~8日的宏观预报场模式产品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模式预报准确性。通过对模式预报的全国、华北地区、北京周边降水与实况的比较,中低层高度场的比较和温度垂直廓线的比较认为:模式12h预报的高度场、降水和云宏观特征的比24h预报更接近实况,且高度场中高层预报较l=I=l低层接近实况。模式预报的垂直层次较少,温度廓线分布的预报与实况不易比较。
本文主要是利用TRMM卫星资料和PMS资料,对一次在低槽冷锋云系和江淮气旋共同影响下的冷锋层状混合云系中的雨带和雨核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江淮气旋的影响,典型的层状混合云系中主要表现为回波短带的特点,并且短带中有明显的雨核结构;在冷锋云系影响下的均匀的层状云系中主要表现为窄冷锋雨的特征;而过渡型的混合云系中以窄冷锋雨带和锋后雨带为主,窄冷锋雨带上有多个雨核的结构,锋后雨带表现为
为了了解对流云降水、降雹的微物理结构,我们采用无人驾驶飞机对2005年6月的几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分别获取了对流云(包括冰雹云)有代表性的相关资料。本文主要利用探测资料,计算了对流云中的气流变化,并初步分析计算结果,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概括性描述。在选取的3个个例中,分别代表了强对流云前部、后部和孤立强对流云,山于天气、设备条件和空域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探测高度主要集中在3000~5000m
本文利用阔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ISCCP)的云水路径(cwP)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和湿度场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地区的cWP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地形特征和大气湿度分布及水汽传输密切千只关,中国地区的CWP存存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中国地区CWP的变化趋势以增加为主,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CWP的增加趋势较强。全国范围内,冬季和秋
利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通过对北京地区夏季一次强降水个例云液水廓线的主被动联合反演,结果表明: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TP/WVP-3000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的云液水廓线与单点位置的雷达回波强度垂直分布形状相似,与附近位置微波辐射计遥感的单点云液水量也较为接近。两种地基非常规设备的联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雷达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高空问分辨率以及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商时间分辨率的优势,由获得的
本文主要介绍本人在北京市延庆县气象局挂职锻炼期问,延庆县气象局在2004~2007年夏季对对流云进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的方法、经验、作业时机选择以及提高高炮人工增雨效果的经验,以期对人影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提高高炮人工增雨效果,为防灾减灾、增水抗旱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对模式(MM5V37)中客观分析系统加以改进,并采用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加以研究探空资料随高度的漂移对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7)的影响。通过对一次层状云降水个例的模拟,可看出:位置订正所带来的初始场差异在低层较小,高层较大,且在500hPa以上较明显;位置订正对模拟的气象要素场的修正有叫显的正而效果,对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反应比较敏感;模
针对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防雹作业和布局方案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阐述了建立方案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一些分析结果。布局方丽介绍了作业要求和现有布局的矛盾、作业安全问题,联防的考虑:作业方面列出了试验中有有关上游、超单、作业能力等问题的分析结果。
利用中尺度播撒模式研究了碘化银播撒对于北京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在是尺度模式是引入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了不同播撒部位和播撒率对云中水成物的影响及催化后降水量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播撒后,播撒区域的过冷水大量消耗,冰粒了数浓度明显增加。播撒后徽牲了比含量出现减少、同时粒子含量增加。碘化银播撒率小于一定量时对降水量改变不大,当播撒率大于一定值后对降水也有抑止作用,播撒于最大上升气流区时降水出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