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大棚蔬菜低温冻害预报服务初探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研究大棚蔬菜遭受冻害的气象预报服务指标,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开展气象服务,2004年冬季在陕西关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棚内外温度对比观测,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棚内外最低温度的回归模式:晴天y=0.58x+9.91;多云y=0.45x+9.42;阴天y=0.45x+8.55;全时段y=0.4 3x+9.14.结合冻害调查和有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大棚蔬菜冻害等级指标及相应的气象预报服务指标:轻度低温冻害预报指标为-8~-11.9 ℃;中等低温冻害预报指标为-12~-13.9 ℃;严重低温冻害预报指标为-14℃以下.以泾阳为代表分析了关中地区大棚蔬菜不同等级低温冻害气象预报服务指标的时间分布特点,以轻度低温冻害为主,主要发生时段为12月下旬~2月上旬.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提出了低温冻害的防御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热岛"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城区粗糙度增大可能引起的低层辐合的增强过程,及其与雷暴发展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的雷暴发展和演变过程与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引进了更加真实的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之后,
本文通过分析随机初始扰动和非随机初始扰动在AREM中的演变特征发现:不同的初始扰动在AREM中的演变特征不同,随机扰动经过模式的1.5-2天繁殖,扰动大小和扰动形态都出现趋于饱和的特征,但不同物理量和不同的模式层其演变特征有所不同.对于非随机初始扰动,初始场各要素的饱和特征不明显.将MCF方法和BGM方法应用到AREM中制作降水的集合预报发现,不同的集合预报方法对暴雨的预报效果都有一定的改善,特别
本文论述了2005年4月8日重庆地区冰雹天气的形成机制的诊断分析 。2005年4月8日下午至傍晚重庆地区发生冰雹天气的大尺背景是中高纬的低槽东移,槽后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从孟湾至重庆的偏南气流在重庆交汇,触发了对流的产生.通过对θse、压能场、假相当位温分析,冰雹天气发生在高能量和高压能轴线附近的能量锋区,具有极强位势不稳定层结.通过带通滤波场进一步分析得出冰雹发生区域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端,
本文利用航空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中尺度多层嵌套模式,对2005年7月9日~10日发生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业务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况较为接近.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水汽供应充足、中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强、低层大气辐合运动强烈、垂直对流旺盛,这些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和同时间的探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河南省中部高温期间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22~23日连续两天三站以上≥40℃区域性高温天气的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分析.分析发现:这次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河套高压,它所引起的平流增温、下沉增温以及辐射增温是导致河南省中部出现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200hPa极锋急流出口区南侧和副热带急流入
本文利用MM5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2005年6月广东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相联系的天气尺度背景场和中尺度的降雨分布,利用高分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成熟阶段的MCS的中-β尺度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MCS的发展加强过程中,其内的中-β对流中心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更替过程,伴随着中-β尺度对流中心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正涡度中心由对流层的下部向中上部伸展,形成高达300mb附近的下宽上窄的强涡柱
本文通过对2004年5月8日出现在新疆奎屯车排子至石河子下野地垦区的一次对流性雹暴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分析,揭示形成这次雹暴降水的环流背景及物理量.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分析了2003年梅雨期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侵入和演变的特征以及干冷空气侵入对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江淮流域梅雨期间,干冷空气的活跃与暴雨过程相对应,干冷空气来源于中高纬度和中高层,中低层30°N以北的正环流的下沉支是干冷空气的输送"载体";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对暴雨的加强和发展起
本文以2003年7月3~4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特别是安徽省北部的强降水过程为例,利用全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检验模式对梅雨期暴雨的预报能力并验证观测分析的一些结果;证实降水是否与近地层中-β尺度辐合线的生成有关,并进一步更加细致地了解该辐合线的三维结构特征.通过对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本次
本文利用1982~2001年中国西南地区96个测站20a的逐月降水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资料,分析研究了近20年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NDVI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青藏高原冬、春季东部及南部地区植被覆盖较好,而西部、北部地区较差;近20年来,高原地区冬、春季植被总体呈增加趋势;同时也存在区域差异,其中高原西部、南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增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