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引3号结缕草耐荫性研究

来源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不同遮荫水平下兰引3号结缕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坪用特性的变化,对兰引3号结缕草的耐荫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对兰引3号结缕草的颜色、质地、再生速度、叶长、叶宽、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叶宽随遮光度增大而显著减小,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草坪颜色逐渐变浅.与全日照处理相比,当遮光度为70﹪时,盖度从99﹪降至74﹪,密度从1.62枝/cm2降至0.90枝/cm2,地上生物量减少了70﹪;而再生速度和叶长却随着遮光度增加而增加,直到当遮光度超过60﹪时,再生速度和叶长才开始下降.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质地、生长速度、叶长和密度等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盖度、颜色、叶宽的影响显著(P<0.05).可以认为60﹪遮光度是兰引3号结缕草耐荫性的临界期,而70﹪遮光度为兰引3号结缕草的耐荫极限。
其他文献
通过4个不同地区的桑螟种群对桑园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各地的桑螟对农药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灭多威抗性海宁地区达到35.2倍,湖州地区达到9.7倍,缙云地区为5.1倍;对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近年来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在生物体内,酶与相应的抑制剂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维
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作为表达载体的应用在过去二十年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家蚕BmNP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研究作一综述。
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蚕桑生产的市场风险日益增大,为最大限度保护蚕农的生产收益,稳定蚕桑生产格局,人们希望能够提前预见严重影响稳定生产的桑树病虫灾害的发生。长
桑保农药主体结构,长期由甲胺磷、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等组成,曾对栽桑养蚕安全生产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其高毒高残留特征所带来的生态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
茉莉酸类化合物(JAs)对伤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调控植物对昆虫及病原物诱导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信号分子,这种调控既是局部的,也是全株性的。其它一些信号调控途径,如
甲胺磷曾经在桑园害虫防治上起到过很大作用,但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2001年起,高毒甲胺磷农药在杭州市被禁止使用,为有效防治桑园害虫,确保桑叶产量和质量,探讨甲胺磷替
甘肃河西走廊气候干燥,水热资源丰富,是适宜的牧草种子生产区域。2001年以来,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与酒泉大业种业在当地开展草种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禾本科和豆科牧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大部分草坪草在不受干扰的自然环境中都能与菌根真菌形成菌根.菌根真菌能够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红毛草(Rhynchelytrumrepens)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两个草种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耐热性差异,从而判断红毛草是否适合应用于采石场等生态系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