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59573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玉米行间间作不同绿肥作物并通过根茬和压青两种肥田措施对玉米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产量最高为12523kg/hm2,较单作玉米增产6.4%;第二年麻豌豆压青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16726 kg/hm2,较对照增产6.7%,草木樨压青处理次之,增产4.2%;绿肥压青处理产量均高于根茬处理与对照;玉米间作针叶豌豆压青处理能促进微生物活动,其中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60.3%.玉米间作草木樨、麻豌豆和针叶豌豆并压青具有较好的增产、培肥效果.
其他文献
克隆植物相连分株间可以进行物质和(或)信号的传输,这种现象称为克隆整合。而沿着一定的资源水平梯度,资源,如水分资源,可以被植物所释放,从植物体内被释放到土壤中。这意味着资源能够被一个斑块的克隆植物分株所吸收,通过克隆整合作用传输到相连的克隆分株内,再由于资源水平梯度,被克隆植物所释放到相邻的资源斑块中,从而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水平空间上的转移。因此我们假设,克隆整合可以对小生境中的资源进行
在秸秆还田和秸秆移出条件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并通过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探索水稻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用量均为中等水平时,产量最高;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成功拟合试验数据,计算出水稻推荐施肥量为:在秸秆移出条件下,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0.9kgN,3.2kg P2O5,K2O4.8kg/667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9.2kgN,2.7kg P2O5,4.1kg K2O/6
本研究采用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高产水稻品种中籼糯(籼)、徐稻3号、盐稻8号、淮稻6号、连粳7号为试材,研究了大田不同钾素水平条件下、钾肥对不同水稻品种互作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钾肥不同施肥量、不同种类、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施肥期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灌浆特性、茎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钾肥施肥量对不同水稻品种分类的增产效果是不同的,中稻和晚熟品种的钾临界值比早熟品种高,粳稻品种钾临界值
当油脂进入都市污水处理厂(简称污水厂)之生物氧化单元时,油脂不仅会阻塞马达设备,更会包裹水中微生物,造成氧传效率不佳、微生物菌相死亡等问题,导致污水厂丧失净化水质功能.故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中的油脂会被拦截并暂存于拦污除油槽设施中,待槽内废弃油脂堆积到一定数量时,再委托清运业者以槽车方式将废弃油脂抽除,并运送到掩埋场或焚化炉,以「掩埋」或「焚化」方式做为最终处理.但因「掩埋」或「焚化」处理费用甚
通过对常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和稻草还田免耕四种耕作方式下稻田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研究免耕下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结果表明:(1)免耕及稻草还田免耕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层,并显著提高0~5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常耕和稻草还田常耕处理下有机碳在耕层土壤的分布较均匀;(2)稻草还田免耕处理较常耕处理显著提高0~5cm和5~20cm土层土壤>2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了<0
表土剥离是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恢复土地耕种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复垦区非常珍贵的资源.本文明确了表土剥离的概念,对表土剥离所包含的取土区表土剥离技术、堆放点表土保育技术、覆土区耕层再造技术进行了总结.将优质表土剥离出来是剥离技术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要尽量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表土的保育,是剥离技术的关键和重点,做好这一部分,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土地复垦质量;耕层再造技术则是表土剥离
采用田间试验对水稻覆膜和传统淹水种植两种方式中,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水稻产量及其因子进行比较,研究覆膜对水稻产量变化情况和水稻增温保墒实际功效.结果表明为:覆膜对土壤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果.但在分蘖前期覆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于分蘖中后期.在分蘖前期,白天覆膜土壤平均含水量(59.9%)比淹水处理(53.6%)提升11.8%.覆膜水稻产量(8620 kg·hm-2)比传统淹水小区水稻(7252 kg·h
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和Cu2+浓度条件下,粗胡敏素(CHM)与胡敏酸(HA)或富里酸(FA)共存时对Cu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无论HA或FA存在与否,CHM对Cu2+均表现出相同的吸附规律;但与CHM单独存在时相比,CHM与HA或FA共存时Cu2+的吸附量增加,并且与FA共存时的吸附量高于HA;随HA或FA浓度(0~100 mg L-1)的增加,CHM对
为了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下砂岩发育黄壤中氧化铁的赋存形态和分异特征,采用典型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9个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垦有利于黄壤表层游离铁、活性铁、络合铁的积累.不同利用方式下,在土体剖面0~100cm范围内,三种形态氧化铁均表现出在土壤表层聚集的规律.开垦直接影响了游离铁、活性铁和络合铁的含量在各土层间的分布和分异情况,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壤的风化发育.供试剖面总体的活性铁和络
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褐土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氮肥的处理,冬小麦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明显增加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环境风险.施用磷肥或钾肥的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或有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多年连续不施用磷肥或钾肥,土壤磷或钾的耗竭严重.施用锌肥的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施用锰肥却对土壤有效锰含量无显著影响.以氮磷、氮磷钾、氮磷钾锰锌配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