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水平联合PI-RADS评分在PSA 4-10ng/ml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睾酮(T)水平和PI-RADS评分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介于4-10ng/ml的患者,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PSA介于4-10ng/ml,完善常规激素检测及磁共振影像学检测后,最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TRUS)的255名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睾酮水平联合PI-RADS评分在PSA4-10ng/ml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5例PSA“灰区”行前列腺穿刺患者。术后病理结果示79名患者为前列腺癌(30.98%),176名患者为非前列腺癌(69.02%)。两组患者间的前列腺体积(P3分。在各自的最佳截断点下,对于前列腺癌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42%/87.50%、86.06%/53.41%、75.95%/78.41%、74.68%/79.55%。进一步比较各参数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前列腺体积对于前列腺癌的检验效能优于睾酮水平、PSAD以及PI-RADS v2评分;PI-RADS v2评分对于前列腺癌的检验效能优于睾酮。PSAD和PI-RADS v2评分对于PSA“灰区”患者前列腺癌的检测效能相当。进一步将各参数两两联合,评估联合诊断对于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前列腺体积联合睾酮水平、前列腺体积联合PSAD、前列腺体积联合PI-RADS v2评分、睾酮联合PSAD、睾酮联合PI-RADS v2评分以及PSAD联合PI-RADS v2评分的AUC分别为0.922、0.908、0.946、0.910、0.859以及0.944,各联合检测方法均具有临床意义。在各组两者的最佳截断点下,联合诊断对于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8%/88.07%、75.05%/91.05%、94.94%/78.98%、91.14%/82.95%、70.89%/84.66%、89.87%/85.80%。进一步比较各单独参数两两联合形成的6种联合检测指标,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预测价值对比,其中,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优于睾酮-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P<0.001)、前列腺体积-PSAD联合检测组(P=0.025)和睾酮-PSAD联合检测组(P=0.047);前列腺体积-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优于前列腺体积-PSAD联合检测组(P=0.011);前列腺体积-睾酮联合预测组检测效能优于睾酮-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组(P=0.018);前列腺体积-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检验效能优于睾酮-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组(P<0.001)。而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和前列腺体积-睾酮联合检测组、前列腺体积-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一致;前列腺体积-PSAD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和睾酮-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组、前列腺体积-睾酮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一致;睾酮-PSAD联合预测组和睾酮-PSAD-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组、前列腺体积-睾酮联合检测组、前列腺体积-PSAD联合检测组、前列腺体积-PI-RADS v2评分联合检测组的检测效能一致;前列腺体积-睾酮联合检测组和前列腺体积-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组的检测效能一致。结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相关评价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指标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中,应用前列腺体积、睾酮水平、PSAD及PI-RADS v2评分预测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722、0.825、0.814。根据本研究发现,应用睾酮-PI-RADS v2评分联合预测PSA“灰区”患者罹患前列腺癌的方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CAR-T细胞疗法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发挥抗肿瘤活性。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上已获得巨大成功,各类实体瘤上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探索。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00多项CAR-T相关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在各类临床试验中,CAR的结构被尝试进行改进,以提高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现已经有2种CD19 CAR-T已经被FDA(Food and Drug Adm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诱导肿瘤浸润T细胞功能障碍,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此过程即T细胞衰竭。PD-1信号抑制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其治疗有效率仅为20%左右。因此,进一步研究PD-1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中活化的CD8+T细胞可以迅速上调PD-1表达,对于初始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其在肿瘤引流淋巴结(或其他免疫器官)中活化并迁移至肿瘤组织内发
目的:在大鼠海马背侧注射寡聚态Aβ1-42(amyloid-beta 1-42)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行为学实验观察钩吻素子对Aβ1-42注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形态学实验观察钩吻素子对Aβ1-42注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明确钩吻素子抗AD作用;接着研究钩吻素子改善Aβ1-42注射大鼠AD样病变作用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关系
目的探讨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01月至2019年10月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NMOSD患者101例,其中合并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20例,系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对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NCRT和根治性手术的LARC病人。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472例病人。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选
目的:探索容量缺失精准注射评估法在轻、中度沟槽畸形者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的170名患有沟槽畸形的求美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8名求美者接受了以容量缺失精准注射评估法进行脂肪定量的自体脂肪移植,为实验组。82名求美者接受了以术者经验评估容量缺失进行脂肪定量的自体脂肪移植,为对照组
目的: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单用或联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他汀类药物调脂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冠,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耗氧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案。临床实践中,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案较少应用。因此,本文将涉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或不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归纳和数据提取,作Meta分析以评
目的:分析剖宫产疤痕憩室(caesarean scar defect,CSD)形成的影响因素及CSD与不孕症的关系,评价手术治疗CSD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就诊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中,既往有剖宫产史且剖宫产均为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实施,经宫腔镜诊断为CSD的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CSD组)。选取同期既往有剖宫产史且剖宫产均为厦门市妇幼保健
目的探讨慢性危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CCI)患者的可被即时、简便、客观测量的变量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构建并实证适合于评估慢性危重症预后的预测模型,用以指导临床慢性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并为临床决策及与患者家属沟通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构建慢性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Prognosis Prediction model of Chronic Critical I
目的:在seer数据库中,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筛选影响局限性肾癌术后的预后因素,并建立肾癌术后的预测模型。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2015年间美国"检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记录的34022例肾癌术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确诊时间、种族、肿瘤大小、肿瘤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