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便携密码模块的安全平台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83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使得计算机平台完成跨区域的工作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对于计算机信息的隐私保护、共享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设计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可信计算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可信计算平台从主板上嵌入的安全芯片出发,按照信任链传递的方式,对计算机平台关键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构建高安全计算机平台的目的。  传统的可信计算机平台是以LPC总线嵌入在主板上或以PCIe板卡形式插在主板上的不可篡改的芯片构成,这个芯片称为可信平台模块(TPM),我国称为可信密码模块(TCM)。对通用计算机进行可信化的升级耗费大,较为麻烦,没有可信模块的计算机将不能获得可信的保护。为此本文提出了便携密码模块,使用便携密码模块可以方便的为通用计算机提供可信计算中规定的服务,从而确保平台的安全性。便携密码模块可以以USB3.0接口连接的方式为通用计算机提供相关可信服务,完成可信存储、可信度量以及可信报告功能。  本文将某国产密码芯片通过存储扩展接口与USB3.0设备控制器连接构成便携密码模块,配合UEFI BIOS为通用计算机提供类似可信平台的安全服务。与传统的可信平台相比,基于便携密码模块的安全平台在可信启动、信任链传递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基于便携密码模块的安全平台的总体架构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便携密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包括可信度量、可信存储等重要功能。然后设计了UEFI BIOS下的便携密码模块的驱动,结合了便携密码模块提供的功能实现了启动过程的可信。此外,本文从性能方面考虑选择采用经过裁剪的可信软件栈,并且在软件栈中使用内核态与用户态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通信。最后通过实验对该平台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便携密码模块的安全平台可以确保启动过程中各部件的完整性,可以给通用计算机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在目前的应用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系统结构:C/S和B/S。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推广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公司、机构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还是网络上
地下管线是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正常运转和生产活动的大动脉。对地下管线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对于地下管线的安全、正常运行
学位
蚁群算法作为计算智能研究的一个崭新分支,已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故障诊断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问题求解能力以及广阔的研究前景。将人工蚁群算法与
企业应用一般都由大量运行在不同操作系统,多个层面上的应用系统组成。企业应用系统是否能快速适应商务逻辑的变动,已经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具有动
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丰富,移动增值业务系统应该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为SP/CP提供统一的业务接入手段;对各种增值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综合计费;为未来3G网络中各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日益增大,软件系统的结构也变得日趋复杂,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也逐渐成为软件技术研究的重点。调查研究表明,软件的资源泄漏故障是影响软件系统质量的主要原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当前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风险分析与评估等诸多方面。在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全世界的数字图像的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设备,每天都会产生容量相当于数千兆字节的图像,其中包括来源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