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恩·乌格罗绘画中孤独情感的表达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恩·乌格罗(1932-2000)是英国当代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其画面单一的水果或花卉孤立于桌面,或是忧郁沉思、冷漠疏远的一个人孤立于没有空间透视的单色背景中,让人不由得感受到一丝孤独中的冷寂,引起了观者深思。似乎在告知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主体与客体、模特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这是乌格罗在现当代环境的真实写照。他身处现当代波涛云涌的艺术变革之中,他的绘画源自于古典,与现代绘画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又因缺少现代艺术绘画的尖锐性,因而不被人认可,被视为边缘化的画家。但在孤独、落寞的时光里,他仍然不受浮躁社会的影响,不断汲取新养料,勇于尝试新的绘画语言,将自身的孤独情感以理性的方式表现于创作中。乌格罗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人生态度都对笔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尤恩·乌格罗绘画中孤独情感的表达为切入点,在乌格罗画作的影响下,结合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绘画技法,进行融合转化,解决绘画情感、创作理念及思想如何表达的问题,同时探寻油画创作中的创新性。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绘画中的孤独情感进行概述,从孤独情感的产生、画家孤独情感的摄入、画面中孤独情感的体现三个方面,重新定义笔者所理解的孤独,方便他者对孤独的理解,并有利于后续对乌格罗情感表达的研究。第二章主要研究乌格罗绘画中孤独情感的来源,并从时代环境、地域影响、绘画经历等方面进行解析,解读乌格罗孤独的由来。第三章将从乌格罗的作品入手,具体分析其绘画中的孤独情感,从艺术语言和题材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表现孤独情感,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也是重点章节,主要从笔者自身的创作出发,再受到乌格罗绘画的启发后,从创作的构思、孤独情感的感悟和具体创作过程,阐述自己创作能力的提升和精神情感的升华。整个油画创作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理解、自我剖析和自我超越的过程,进一步表达笔者自身的创作思考和内心情感,对于笔者以后的绘画之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忍耐思想存在于儒佛道三家思想体系中,王阳明哲学思想受三家影响颇深,且其忍耐思想突出,因而对王阳明的忍耐思想进行解读具有必要性。王阳明处在大道不明的社会环境中,为改变社会现状、缓和社会矛盾、重振理学精神,寻求变革之道,其忍耐思想因此产生。在家族渊源、人生经历、儒释道思想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王阳明独具特色的忍耐思想,赋予忍耐思想包容、隐忍、恻隐、忍辱、弘毅等内涵。良知是决定王阳明忍或不忍的核心,他对忍
课题以《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吴国孙家”典型人物故事为文本依托,通过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根据人物的故事创作“吴国孙家”叙事性动态插画。首先本课题从插画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叙事的手法、要素、原则进行探讨,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与探索插画设计的叙事方式。通过实践性设计,深化对叙事性动态插画的实用探究,借助叙事的内涵增添动态效果,提升文本本身的情感表现力,突出插画视觉语言的呈现与叙事方式,力求达到叙事性
象征主义绘画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象征主义画家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美学理念,他们在艺术中运用暗示性的表达手法,追求超然现实之外的精神世界,形成了风格多样、打破时间和地域界线的象征主义绘画群体。“应和”论是象征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提出人的感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作为象征主义绘画的重要美学思想,“应和”论在象征主义绘画中有着深刻的表现,如形式、风格、精神内涵等方
陈怡打击乐协奏曲是一部将二十世纪后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京剧锣鼓节奏融合运用的打击乐协奏曲,由管弦乐队担任协奏。笔者为了准确表达出此曲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撰此论将陈怡打击乐协奏曲第三乐章《急急风》的中国打击乐素材和演奏诠释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意义,从笔者所检索的相关文献资料中,综述目前关于陈怡音乐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人的研究方法。第二
长久以来,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套史无前例的视觉符号体系,经过时间的流逝被归纳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纹章学。随着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崛起,纹章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引入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在彼得大帝时期,沙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正式将西欧纹章理论和纹章制度融入到帝国的方方面面,为日后俄罗斯纹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法律基础。以俄罗斯纹章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阐述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纹章的发展概况以及纹章学对于俄
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关涉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牵引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和谐稳定社会建设。国家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有助于切实保障底层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与人格尊严,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流浪人员的救济与帮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要义,对彰显新时代发展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围绕关键词检索查找资料,分类把握不同主题下
据悉,以法国的学院传统和苏联的现实主义所建立的稳固价值体系已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痕迹。现实主义绘画延续至今,从历史革命题材到描摹社会生活,现实的定义又何时停止改变过?在开放社会的发展中,早已有了关于现实的当代理解与探索。理想的现实空间,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带有非现实的色彩,却又是难以描述的现实。作为当今时代的独立个体,应当怎样去感悟,又以怎样方式和角度去观察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客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于是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将“学案导
本文选取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经典年画题材《一团和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年画《一团和气》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征,并结合选取其“圆团”式构图的经典造型为切入点,旨在提取经典的民间传统图式元素与十二生肖陶塑工艺融合并尝试创新,加入现代艺术的表现样式,运用到当代人的审美流行的实践创作当中。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研究“一团和气”图式造型的当今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多媒体教学是学校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中虚拟实验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开发出的虚拟实验软件在视觉感受,操作体验等方面已有显著提升,已成为很多化学教师授课时的选择。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合理的将虚拟实验融入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系统介绍了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及教育信息化要求和虚拟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