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指南的效能评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z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超声征象与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在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中,结节边界、纵横比、微钙化、位置及毗邻等多个超声危险征象与结节恶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武汉同济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的2831例成人甲状腺结节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来自1636名患者的1762例甲状腺结节被纳入本部分研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结节恶性风险相关的独立危险超声征象。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用于比较在不同组成、回声等类型的结节中,各超声危险征象的发生频率及恶性风险,以及同时合并其中任意0~4个超声危险征象的发生频率及恶性风险。Logistic回归交互模型用于比较不同类型结节间超声危险征象与恶性风险相关性的差异。结果:(1)与实性低回声结节恶性风险显著相关的独立危险超声征象包括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结节位置位于腺体上极、中极或峡部,以及毗邻被膜(P多因素均1和毗邻被膜(P多因素均1、微钙化及毗邻被膜的发生率及恶性率均显著高于囊实混合或等高回声结节(P均0.05)。结论:在不同组成及回声的结节中,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和毗邻被膜等超声危险征象的发生频率及恶性率有所不同,超声危险征象与结节恶性风险的相关性亦有所差别,临床在运用超声征象对不同类型结节的恶性风险评估时应区别对待。第二部分五种常见指南对于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研究目的:基于我国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人群,比较五种常见指南对结节的超声风险分层及推荐细针穿刺细胞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的诊断效能,并比较指南在不同结节类型差异背景下的诊断效能,为个体化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武汉同济医院行超声引导下FNAB检查的2831例成人甲状腺结节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来自1636名患者的1762例甲状腺结节被纳入本部分研究。按照指南进行结节超声风险分层,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用于有序分类资料的趋势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ROC,AUC)评估指南诊断效能。选取直径≥1 cm结节,根据超声风险分层及大小切点值,以结节是否被指南推荐行FNAB检查,将结节进行二分类。利用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准确性、非必要FNAB率及假阳性率评价指南推荐结节行FNAB检查的效能,Mc Nemar检验用于比较在整体结节、不同组成及回声、不同大小的分类结节中指南的效能差别。结果:基于本研究中相对高危的甲状腺结节临床样本,(1)在超声风险评价方面,韩国的Kwak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Kwak-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Kwak-TIRADS)与我国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hinese-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在整体样本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838,P均<0.001),前者诊断的敏感性较后者高(86.3%vs.68.9%,P<0.001),而后者在特异性方面有明显优势(88.7%vs.74.0%,P<0.001)。按组成及回声分类将结节进行分类后,C-TIRADS在实性低回声结节中表现最佳的AUC(0.820,P均<0.001),而Kwak-TIRADS及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CR-TIRADS)在囊实混合或等高回声结节中表现最佳AUC(分别为0.863及0.859,P均<0.001)。按结节大小分类时,各指南在直径≥1 cm的结节中的表现与在整体结节中相近,在直径<1 cm的结节,则是C-TIRADS表现为最优AUC(0.813,P均<0.001)。(2)在整体结节中,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会/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Associazione Medici Endocrinologi,AACE/ACE/AME)指南与ACR-TIRADS推荐FNAB效能最高,而分类后,实性低回声结节中推荐FNAB准确率最高的是AACE/ACE/AME指南(73.9%,P均<0.001),而在囊实混合或等高回声结节中,准确性最高的是ACR-TIRADS(69.8%,P均<0.001),二者的非必要穿刺率和假阳性率亦是五种指南中最低的。结论:在临床人群中,C-TIRADS和Kwak-TIRADS的超声风险分层诊断效能表现最优,前者特异性更好,后者敏感性更好。ACR-TIRADS及AACE/ACE/AME指南在推荐FNAB方面有优势。由我国学者新提出C-TIRADS在超声诊断、FNAB推荐以及临床运用的简便性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在不同的结节类型中,指南的诊断效能优劣亦有不同。临床工作中,应考虑不同临床指南在总体及分类结节的优势及缺点,以提高患者个体化诊疗水平。第三部分指南联合BRAFV600E突变诊断细针穿刺细胞活检不确定型结节的效能研究目的:探索各指南的超声风险分层与BRAFV600E基因突变联合诊断细针穿刺细胞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不确定型(Bethesda III类、IV类)结节的评估模型,并比较各联合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武汉同济医院行超声引导下FNAB检查的2831例成人甲状腺结节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1216例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结节被纳入本部分研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指南与基因检测的联合评估模型,从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中获取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ROC,AUC)评估诊断效能。Mc Nemar检验用于各效能指标的比较。结果:(1)根据回归方程及ROC曲线,获得Kwak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Kwak-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Kwak-TIRADS)、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指南、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会/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Associazione Medici Endocrinologi,AACE/ACE/AME)指南、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CR-TIRADS)及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hinese-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诊断FNAB未确定型结节为可疑恶性的超声分层切点值:(1)在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时分别为“4a”、“low suspicion”、“low risk”、“mildly suspicious”及“4A”;(2)在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时分别为“5”、“high suspicion”、“high risk”、“highly suspicious”及“4C”。联合后的各评估模型的敏感性、NPV及AUC均较原单指南危险分层或BRAFV600E基因突变显著增高(P均<0.05)。(2)在五种指南中,Kwak-TIRADS与C-TIRADS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评估模型具有最高的AUC(分别为0.765和0.766,P均<0.001),Kwak-TIRADS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联合模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IRADS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联合模型(79.4%vs.67.4%,P<0.001),C-TIRADS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联合模型的特异性、PPV均明显优于Kwak-TIRADS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联合模型(78.3%vs.55.2%,68.3%vs.55.2%,P均0.05)。结论:通过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时,指南超声恶性风险切点值的调整获得的联合评估模型,能够提高各指南对FNAB未确定型结节(Bethesda III类、IV类结节)的诊断效能。Kwak-TIRADS与C-TIRADS超声风险分层较其他指南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更优。选择合适的联合评估模型,可能减少FNAB未确定型结节不必要的诊断性手术。
其他文献
随着陆上风电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风电的发展重心正逐渐转向海上风能的开发。为了提高海上风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大容量直驱化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大功率直驱风力发电机由于额定转速低,其体积和重量远高于传统的非直驱式机组,在电机的设计、制造与运输安装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超导电机因其具有转矩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和效率高等优点,为大容量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的产业化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但是传统
微电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一种重要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大电网相比,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分布式能源,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而微电网又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物理系统,具有许多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如强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低惯性等,其控制与优化一直是个难题。系统地研究微电网的控制与优化问题,不仅有利于推动复杂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发展,还能为实际的微电网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针对
在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储能应用领域,锂二次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然而,锂二次电池安全工作温度范围通常被限定在-20℃至55℃之间,长期在超出此温度区间的环境中使用会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无法满足如太空探索、军事装备和油气开发等应用场景对电池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锂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并拓宽工作温度区间,开发更稳定的电解质体系代
目的:低级别胶质瘤(LGG)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上有很大的异质性。尽管目前对于LGG采用了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但耐药性以及肿瘤复发仍然不可避免,一些肿瘤甚至发生进展成为高级别的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极差。因此,对于LGG病人新的治疗靶点及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引起了高度的关注。ARF家族是一种小分子GTP酶,是Ras超级家族中的分支,在很多真核生物中都有A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几十年,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增加,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17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近17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研究发现,除不良生活方式和肥胖等传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外,环境污染物暴露也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同时,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研
第一部分过表达LRIG3蛋白的胶质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的体外研究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在过表达LRIG3蛋白后,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微管结构形成、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U87、U251胶质瘤细胞系,建立LRIG3蛋白稳定过表达组及空载体对照组。各组胶质瘤细胞LRIG3蛋白的过表达效率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收集胶质瘤细胞培养基上清、制备相应的条件培养基。LRIG3蛋白
电机系统作为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电气传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相交流电机系统,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电机驱动系统方面的技术革新不断涌现。相比于传统的三相交流电机系统,直流偏置型游标磁阻电机系统的相电流中除了交流电流分量外,还叠加了额外的直
声学超构材料是主要依赖结构设计来超越自然界声学材料的人工材料,可以实现包括声学隐身、亚波长成像、完美吸声、声学全息等非凡的声波操控功能。而柔性声学超构材料是对声学超构材料的重大革新。引入柔性材料,可以为声学超构材料附加实时可调节的操控性能,实现超构材料器件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实现对曲面物体的共形贴附以及开发对人体友好的生物声学界面等。柔性声学超构材料的发展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基本的功能基元和序构方式
研究目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s)的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未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其炎症特点和组织重塑的特征。研究方法:我们通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的技术,比较了ACPs与双侧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eosinophilic nasal polyps,Eos NPs)和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nasal polyp
由创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软骨组织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临床难题。尽管已有多种治疗骨软骨缺损的方法,但目前没有一种手术或治疗可促进骨软骨缺损的完全愈合。近年来,骨软骨组织工程移植物被认为是修复骨软骨缺损较有潜力的治疗策略。考虑到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开发模拟骨软骨组织梯度力学结构及功能的仿生生物活性支架十分必要。天然水凝胶如胶原蛋白(COL)是制备骨软骨生物支架的常用材料,但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