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访问控制加密的物联网安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正不断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产业形态,萌发了大量新模式、新服务,掀起了社会、产业迅猛发展的新浪潮。与此同时,海量资源有限、防护手段缺失的设备接入物联网,使得针对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的安全攻击不断增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阻碍物联网广泛部署的主要因素之一。密码是实现物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技术,可有效保障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安全与避免用户隐私泄露。因此,研究面向物联网安全的密码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本文针对智能家居和移动群体感知网络场景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难保障、访问控制模式单一等问题,研究访问控制加密(Access Control Encryption,ACE)、群签名等关键密码技术,分别提出基于轻量级ACE的智能家居数据传输方案和基于可匿名ACE的移动群体感知访问控制方案,实现了物联网场景下数据的安全传输和细粒度访问控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①提出了基于轻量级ACE的智能家居数据传输方案。面向智能家居对数据安全传输的需求,针对现有访问控制加密方案高带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访问控制加密的智能家居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密文压缩的新型轻量级访问控制加密,可在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通信开销。形式化安全性证明与仿真实验评估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本文所设计方案更具实用性。②提出了基于可匿名ACE的移动群体感知访问控制方案。面向移动群体感知网络对灵活访问控制的需求,针对现有解决方案难以保障用户身份隐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匿名ACE的移动群体感知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所设计的轻量级访问控制加密,通过结合高效群签名技术,实现双向访问控制策略的同时,支持用户身份匿名与非法用户追踪。安全与效能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案将进一步提升移动群体感知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小菜蛾是世界上危害十字花科植物最严重的迁飞害虫之一。肠道微生物在昆虫营养、生理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基于16S rDNA的测序分析,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区分肠道微生物中细菌的存活状态。细菌16S rc DNA可以衡量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状态和功能。为全面评价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特别是在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活性微生物组成,本
随着微波光子技术的提出与迅速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光纤传感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利用光电振荡器与光纤传感技术组成的光纤传感系统,不仅拥有光纤传感技术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好等优点,还具有光电振荡器精度高和解调速率快等优势,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在灵敏度和解调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和成熟。因此,本文利用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传感技术对痕量重金属离子
齿轮传动是最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之一,其依靠齿轮轮齿之间的相互推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是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中极其重要的关键基础件。伴随小模数齿轮在智能家居、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小模数齿轮传动提出了低噪声、高承载能力等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开展新型小模数齿轮的啮合理论、设计、制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线面对构齿轮是一种基于线面啮合理论提出的新型齿轮传动形式,目前已成功应用在航天领
相比电池,超级电容器可满足设备对大电流、高循环稳定性和大功率的需求,并其可以在较重负载的系统中实现能量回收;相比传统电容器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等优势而得以快速发展。硫化镍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原子层状结构、多晶型、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理论容量高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比电容却远低于理论值并且循环性能需进一步提高。本论文首先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三种羟基卤化镍。随后以三种羟基卤化镍
镁合金作为密度最小的结构金属材料,比强度高于钢铁材料、铝合金这些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但是绝对强度较低、塑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镁合金的大范围使用。本课题通过成分设计并结合热处理和变形等手段以提高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添加2 wt.%Zn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北京市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197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已有21.8万人,在2000年增加到256.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8.8%,年均增长速度18.4%,之后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于2015年达到最高值825.3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38.0%,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作为电力系统中已经大规模应用的电压感知设备,在低频电磁暂态过电压激励下可能出现铁心饱和,导致二次侧响应电压波形畸变,引起测量误差激增。通过精准表征PT端口电压传输特性,研究PT“低频过电压激励-响应”逆问题的求解方法,是实现低频暂态过电压准确感知的重要手段。目前,基于PT的暂态电压感知研究主要针对雷电过电压,尚未实现低频暂态电压的准确求解,其原因在于目前PT低频模型建模方法
万物互联时代,海量终端的接入使得频谱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作为一种机会接入空闲频谱的智能技术,为解决频谱资源紧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频谱检测则是CR实现的重要基础。在频谱检测中,由于电磁环境复杂,极易存在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而能量检测具有无需信号先验信息和实现简单的优点,因此论文主要研究基于能量检测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针对协作频谱检测算法在低信噪
传统化石燃料濒临枯竭且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严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清洁无污染且可以高效转换能量,是可行的替代能源。但存在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制约总反应速度的关键问题。铂基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因此被广泛用作氧还原电催化剂,但铂Pt的耐久性差,且在地球上含量稀缺、价格昂贵是目前PEMFC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不牺牲催化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Pt的负载量、提升氧还原催化特性和耐
计算机分层成像技术(Computed Laminography,CL)是一种有效检测物体内部信息的无损检测技术,与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相比,它解决了板状构件成像时所存在的射线穿不透、成像空间受限等问题,CL技术适用于印刷电路板、集成芯片、航空材料等板状构件的无损检测。由于CL扫描结构的限制,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图像中存在有限角伪影和混叠伪影,不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