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影像评估关于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狭窄盆腔”预测模型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尚缺乏通过术前骨盆解剖预测手术困难度的客观标准。本研究中,我们针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狭窄盆腔”导致的不良预后、手术并发症进行研究。此研究目的是提出客观的术前评估指标,以预测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因盆腔解剖差异而导致的手术困难程度,以改变术中操作策略,进而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不良预后。方法:纳入500例男性骨盆数据,统计分析其在骨盆结构在CT影像学上的差异。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预设标准分为“普通盆腔”或“狭窄盆腔”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结局、术后并发症、骨盆影像学数据,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骨盆影像学结果在500例普通男性人群中进行对比、验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这部分指标优化为“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狭窄盆腔预测评分(LRP-NPPI)”的模型,以达到术前预测“狭窄盆腔”的目的。使用ROC曲线评价该预测模型,并且与已知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在分析的145例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中,22例(15.2%)符合“狭窄盆腔”组纳入标准。“狭窄盆腔”组患者有更小的盆腔入口纵径(102.99mm±13.23mm)、中盆腔纵径(106.29mm±8.92mm)、中盆腔横径(118.40mm,14.45mm)、骶1-骶棘长度(129.79mm±15.10mm)、更小的耻骨角(91.50°±14.59°)、更大的脐部切线耻骨后缘成角(35.04°±3.14°),同时与更多的术中失血量(300ml,307.5ml)、更长的手术时间(267.95min±65.80min)相关。通过建立预测骨盆解剖困难的实用模型,最终预测指标为脐部切线耻骨后缘成角与盆腔入口纵径。与“普通盆腔”组相比,“狭窄盆腔”组患者的LRP-NPPI得分更高(2.80,P<0.05),该模型AUC为0.78,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通过验证,通过该模型预测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存在骨盆解剖困难的患者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已经从传统工业领域迅速扩展到餐饮、医疗、物流、教育、救援和军事领域。在医疗领域,物流机器人可以代替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非接触式送餐送药、给手术室运送医疗器械等任务,这极大的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医用物流机器人不怕交叉感染,不但可以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还可以节约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紧缺物资,全国多家医院在疫
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和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都表明苯暴露可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尽管近年来通过生产工艺改进等方式,我国涉苯生产环境中苯暴露的水平已经大幅降低,但有证据表明长期低浓度的苯暴露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低苯暴露产生的健康损害效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因此发现有效的早期损伤生物标志用于苯暴露的风险评价,对苯暴露的健康防护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声源定位传感器在军用、民用等诸多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仿生声源定位微传感器的仿生声源定位原理、信号检测方法、信号在线处理方法和信号离线处理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基于奥米亚棕蝇听觉结构的仿生声源定位微传感器的原理。基于奥米亚棕蝇听觉结构构建了仿生声源定位耦合机械模型,通过模态分析了仿生耦合机械模型对信号微小相位差异的敏感作用。根据机电类比理论,将仿生耦合机械
背景:腹壁缺损或腹外疝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疾病,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目前临床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即补片修补,而常用的补片材料聚丙烯或者聚酯材料存在组织相容性差,炎症反应重等缺点,而海藻-丝素蛋白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目的:研究海藻-丝素蛋白复合纤维在腹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海藻-丝素蛋白复合纤维作为实验组,聚丙烯作为对照组,首先检测材料的物理化学
目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ubular epithelial cells,TECs)损伤和管周毛细血管稀疏化(peritubular capillaries,PTCs)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重要病理特征。我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在AKI过程中,缺氧的TECs产生和分泌外泌体增加。但是TECs外泌体对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修复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体内、
研究目的:前列腺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miR-23a的基因多态性已被证实对多发性硬化症、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产生影响。但目前关于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中miR-23a单核苷酸变异(rs3745453 T>C)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汉族人群前列腺癌患者及健康人群的临床资料特点、突变基因型分布并结合相关危险因素,对miR-23a遗传变异
乳腺癌(breast cancer)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乳腺癌细胞一旦发生脑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显著降低,乳腺癌脑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筛选及鉴定乳腺癌细胞脑转移相关分子,探究乳腺癌脑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并确定脑转移性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新靶标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技术,获得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系231-BR靶向多肽—BRBP1肽(专利号:ZL20121053867
第一部分胰岛靶向下调Extl3表达后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趋势目的 1型糖尿病(T1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最终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可加重T1DM进展。Extl3属于EXT家族成员,主要参与HS链的合成及作为Reg蛋白的受体发挥作用。研究表明Extl3与多种神经、免疫、骨骼、肿瘤等组织的疾病相关。在胰腺中,Extl3也发挥着重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比较径向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using radial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TBLB-r EBUS)与盲探下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肺周围型病灶中的诊断率,并分析影响TBLB-r EBUS诊断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探讨径向超声非导向鞘引导下
目的: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CCS)是常见的不完全脊髓损伤,手术减压治疗是治疗CCS有效手段,然而对于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的时机及影响术后预后的因素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手术治疗76例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