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如此恋家为哪般?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玉环是个20岁的大姑娘了,却依然非常恋家,甚至恋家恋成了心病。
  以前,玉环每天放学总是早早回家,父母觉得这样也好,也就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等到玉环上高中要住校的时候,父母才发现麻烦来了。高中开学没过两天,玉环就跑回家来不去上学了。这可怎么办?家里试着先后给转了两所学校,但都因为不能坚持住校而跑回家。父母拗不过玉环,不上学就上班吧,玉环自己也同意了。可是,玉环到一家厂子上班没几天也跑回家来。先后换了几个厂子,总是上几天班就闹着回家,最长的一处断断续续坚持了一个多月。转眼玉环20岁了,最近好容易找了一个比较好的公司上班,可不到一周的时间玉环又坚持不下去了,又闹着回家,每天下晚班不管多晚也要回家。玉环每次闹不去上学,不去上班,都说不出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去,就是离不开家。慢慢地,父母感觉玉环有点不对劲儿了:一个已经成人的大姑娘了还如此恋家,是不是有什么心病了?
  A忧心忡忡的父母陪同玉环去了心理健康中心。经过沟通了解才知道,玉环的父母婚后三四年没有生育,就抱养了玉环。那时候玉环很小,父母待她比亲生的还要亲,还要疼,还要爱。可是,抱养了玉环之后,偏巧妈妈又怀孕了,玉环两岁的时候,妈妈给玉环生下了一个小弟弟。虽说有了亲生的,父母对玉环仍然一点不差,甚至有点偏爱,偏爱到有时候小弟弟都抱怨:为什么全家都对姐姐那么好?
  后来,弟弟10来岁的时候得了一种难治的病。这可让父母慌了神,甚至担心他活不了几天了。于是,自然吃喝穿戴弟弟优先,也就很长时间很长时间顾不上当姐姐的玉环了。弟弟的病情逐渐平稳了一些之后,父母又想到了玉环,对玉环说,弟弟小,弟弟有病,爸爸妈妈照顾他多一些,你别生气。玉环是个懂事的女孩,深深地点头答应了爸爸妈妈。可是,爸爸妈妈还是感觉玉环越来越不乖了,经常耍性子发脾气让父母着急,让全家人连哄带劝。还有好几次,玉环因为一点小事动手打了弟弟,弟弟对父母告状说,你们别这样对我好了,你们对我好,姐姐就打我。不过,虽说玉环常常闹出点事儿让父母着急,可父母只要围在她身边连哄带劝一阵子,她很快也就没事了。所以,父母这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转眼,玉环初中毕业了。暑假里,不知道玉环从哪里听说了自己的身世,这让她很是难过了一阵子。父母想,既然孩子知道了索性就说开吧,于是对玉环说明了她的身世,甚至他们也想到如果玉环坚持要见生身父母,也同意帮助联系。但是,玉环没有想见生身父母的意思。玉环说知道爸爸妈妈非常爱自己,自己不离开这个家。
  玉环真的是离不开这个家,她说离开家就有一种找不到亲人的感觉。于是从上高中开始,玉环就总是闹着回家,闹到不能上学,闹到不能上班。玉环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反正就是一到了外面想回家。
  孩子闹回家闹得不能上学,不能上班,自然是家里的大事。于是,玉环每次闹回家,都会引起父母以及全家人的高度关注。全家人都要围着玉环团团转,不知道怎样关切劝慰玉环才好,不仅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连弟弟也要来关注姐姐。面对家人的劝慰,玉环每次都是泪流满面。玉环自己也知道,这么大了还这样离不开家不好,每次回到家里全家人的连哄带劝让自己感觉也不好,可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身不由己地这样闹一回。每次闹过几天后,玉环也就感觉心情平静下来,就会重新走出家门去上班。而一旦玉环走出家门上班了,父母也就长吁了一口气,又继续忙工作,继续忙日子,也就把玉环的事儿暂时放到一边了。可是,常常是刚刚把玉环的事儿放下几天,玉环就会旧病复发,再一次闹着要回来,全家人也就再一次放下别的事情来围着她转……
  玉环就这样反反复复闹,闹得让全家人几乎焦头烂额,不知怎样才好。没想到心理咨询师最后给出的建议却很简单:玉环闹着回家的时候,家人不予理睬,不予过度的劝慰;玉环正常上班的时候,家人给予关注,给予温暖的关怀。玉环父母配合很好,每当玉环又闹着回家不去上班的时候,父母就跟平常一样,你回家来就回家来,不问、不说、不劝、不哄;每当玉环正常上班的时候,如果是放假回家见面就嘘寒问暖,如果是住宿就每天给她打个电话,说说话,聊聊天。父母就这样一点小小的变化,结果却似乎有点出人意外,玉环果真慢慢地不再闹着回家,能够在外面安心上班了。
  专家点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玉环恋家而不能正常上班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作问题行为。这个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是她潜意识里对亲情的隐忧,对亲情的担心,就是说,玉环恋家问题行为的潜在动机是为了恋住亲情。
  最初,父母结婚几年不能生育,对抱养来的玉环自然疼爱有加。弟弟的出生让玉环这个小姐姐,本能地感到父母对自己爱被人分割了,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下父母确实难免把感情转移到了弟弟身上。不过,由于姐姐不是亲生的,父母理智上会做出与内心相反的表现,对姐姐反而会更多些关照,所以才有了弟弟“为什么全家对姐姐那样好”的不满。这在心理学上叫作反向作用。反向作用是指以一种与内心意向相反的态度或行为,来对待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或冲动的心理防卫机制。比如,继父母往往怕教训打骂孩子会引起别人非议,反而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玉环习惯了父母由于反向作用心理而对自己的偏爱,于是,当弟弟因病受到父母优先关照的时候,玉环的心理出现了强烈的反差,感到自己受到冷落,感到自己不再被关注,担心失去父母对自己的亲情。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这种担心更为强烈了。
  怎样才能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怎样才能保住父母对自己的亲情?不知不觉中,玉环发现每当自己闹出点问题的时候,比如耍性子发脾气,父母就会对自己特别关注,这种关注恰好满足了玉环恋住亲情的心理需求。于是,玉环学会了用问题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虽然这种“关注”并不好受,却到底满足了被关注的需要。这如同喜欢吃辣椒一样,虽然辣的刺激不好受,却满足了被刺激的心理需求。后来玉环长大了,不好再随便耍性子发脾气。于是,问题行为变成了不能正常上学,不能正常上班,这依然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为了守住那份担心失去的亲情。当然,这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活动。有意思的是,这种潜意识的活动非常“有效”,每次玉环出现问题行为,确实引起了父母的关注,这就无形中强化了玉环恋家的问题行为,使这种行为越来越严重,而成了一种病态。
  后来,父母和家人做了调整:玉环闹着回家的时候不予理睬;玉环正常上班的时候给予关注。这就让玉环的问题行为失去了预期的效果,而正常上班的行为却获得了被父母和家人关注的效果。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人的行为就是按照是否获得满足即是否得到强化而发展的。什么行为获得满足得到强化,什么行为就会巩固下来。玉环的问题行为不再获得被关注的满足,也就是不再被强化,而正常上班的正常行为获得了被关注的满足,也就是得到了强化,于是,问题行为逐渐被正常行为所取代了,于是,玉环也就能够正常上班不再恋家了。
  (文/马志国)(编辑 李天骄)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分析了营养与运动交互作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三种主要作用机制:葡萄糖转化机制、维生素合成机制以及后天神经网形成机制。据此,研究者提出了三种促进策略:基于个体代谢特征,关注幼儿营养餐的个性化配置;注重营养与运动交互作用,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建立运动与营养动态平衡的监控系统。  【关键词】营养;运动;儿童;发展;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
记得刚放暑假时,爸爸就承诺我说:暑假里要带我好好玩一下。可是现在暑假都过半了,爸爸还一直在忙工作,都没陪过我,为此,我很不开心,一直埋怨爸爸。  就在今天,爸爸又忙到晚上7点才回来。吃完饭,爸爸从房间拿出一副扑克牌说:“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谁更厉害,这个游戲叫‘24点’。”说完,爸爸就将大小王和J、Q、K四种牌拿掉。我很好奇,扑克牌还可以玩游戏吗?这时,爸爸就跟我宣布了游戏规则:拿4张扑克牌,
我有一个铅笔盒,它是去年圣诞节时我在香港买的,是我最心爱的学习用品之一。  铅笔盒的外形呈长方形,高约2厘米,长约15厘米,披着一件蓝白相间的条形外衣,肚子上贴着一张3d卡片。卡上一片碧绿的菜地点缀着火红的红辣椒,边上还有驱赶鸟儿的稻草人。再仔细一看,画面完全不同了,原本火红的红辣椒变成了金黄的玉米,仿佛田间站岗的卫士,向人们报告着秋收的来临;稻草人则成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农民辛苦好几年,一偷回
谁考取了大学,谁便当大学生,似乎不应该发生“怎样当”的问题。  假使要拿它来当作一个问题看,则一方面大学生只是读书求学,问题简单到不必多谈。但另一方面,则各人的个性不同,兴趣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问题复杂得使人无从谈起。  不过,每个人,对于自己现实生活是否感觉有问题,主要关系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乃至生活意境。一般人的生活意境,在一生中,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最先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根本不觉得有问
有一种植物,它是真正的能源之树,它果仁出油率平均高达64.45%,籽粒的含油率为60%至70%,这种油是很好的发电燃料,种植这种植物8000公顷,就可以发电150万瓦特,可供2500户人家使用;它的生命力极强,可以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任何地方生长,它极能耐旱,能连续挺过三年的大旱;它的作用和功效极高,在荒地种上它,能增加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温室气体,它的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它几乎可以为人类
历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也就是说,令狐冲使用银子买酒喝,那是可能的;但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大侠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则绝无可能。  古装剧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葵花宝典”。可是,若剧中出现了真
魔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益智玩具,也曾经风靡全球,这么好的玩具当然也是我的最爱。  我很小就玩魔方了,但那时还不太会玩,只是随手扭来扭去罢了。真正意义上开始玩魔方是小学四年级,一开始学的是普通的三阶魔方,那时班上已经有人会拼魔方了,所以我学魔方时只是在家偷偷地练习,等学成之后,才敢带到班上展示。学的时候我很苦恼,别人学魔方时都有视频教学,我却只是对着薄薄的一张公式纸去推演魔方的移动与变化,难度极大
大脑发育关键期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阶段——有些持续数月,有些持续数年——在这些阶段,大脑会迅速构建出大量的正确连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关键期。关键期大多数发生在婴儿时期,但也有些人一直到十几岁才到来。神经科学家已经确认了对视觉、听觉、语言发育及对各种社会功能的形成至关重要的关键期。在关键期时,孩子大脑中的分子根据来自外部世界的光子和声波提供的线索,在脑细胞间构建并修整出新的神经连接,
爱因斯坦曾经说,世界上真正懂得他的相对论的人只有12个人。人们都觉得相对论十分玄妙,然而爱因斯坦却有一个简单而有趣的解释:如果你和一个漂亮的女士一起坐上一个钟头,你会觉得才过了一分钟;但如果你在一个炽热的火炉边上坐上一分钟,你会觉得有一个钟头那么长。  爱因斯坦的为人就像他的相对论一样独特。名利、体面的生活,这些世人孜孜以求的东西,在他看来却根本不值一提。有一次,他乘坐轮船横渡大西洋,船长邀请他住
他酷爱文玩核桃,南将石,满天星,应有尽有,且全是高端精品,更有极个别重器,世间唯一,堪称孤品。他精心呵护这些核桃,平时锁于红木书柜,里面置红木雕花底座,黄锦为垫,怕伤了核桃,边上盛清水一杯,怕天气干燥炸裂。  把玩时,必先净手,干刷,素盘,程序一丝不苟,生怕玩废了宝贝。一到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文玩之中。  国庆放假,妻子让他陪陪女儿,极不情愿应承下来。当晚接到玩家电话,说某地出现一对异形狮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