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术界红山文化研究动向述评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理位置与文化交流的关系,韩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学研究十分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东北地区新考古资料的刊布以及交流的深入,韩国学术界集中发表了一些有关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积石塚、玉器、祭祀、编年、研究史等方面,并对“辽河文明论”进行背景分析与理论探讨.整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宏观视野的比较研究,也有针对细节的微观研究,本文也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述评.总的来说,韩国学者研究论据充分,论点明确,除一些细节可以商榷之外,大部分成果值得中国学术界思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魏家窝铺遗址是内蒙古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红山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利用现有考古材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对该遗址的房址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了解该遗址形成的过程及聚落人口变化情况.
陶豆是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器物之一,但并不是辽西地区本土考古学文化的产物,而是来源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通过对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形态演变的比较,认为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的发展趋势相近,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小河沿文化陶豆主要出土于墓葬,数量仅次于筒形罐,摆放位置讲究,涉及多种葬俗,应该是祭祀用的祭器.在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存中也发现有作为祭祀用具的陶豆,可能是辽西地区使用陶豆的源头.小河沿文化与燕山以南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陶豆可能是以豫北冀南地区的大司空文化为纽带,从海岱地区
下田家营子遗址是西拉木伦河支流百岔河上游地区一处夏家店上层文化史前聚落遗址.在对本次下田家营子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中,获得了旱作农作物种子粟和黍的炭化植物遗存,此外,还有可采集食用的藜、地肤等野生植物遗存.通过对植物遗存以及出土鱼类和哺乳类动物骨骼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下田家营子遗址先民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但畜牧业占有一定比重,而采集和渔猎仍然是当时人类食物资源的重要补充方式.
本文采用浮选法对小塘山遗址2021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小塘山遗址的农业属于以粟、黍为主的典型北方旱作农业类型,其中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均明显高于黍,说明粟在当时的农业种植结构中为首选农作物品类.遗址中出土的猪、牛、羊等家畜和狼、鹿等野生动物遗存说明小塘山遗址先民存在着家畜饲养和狩猎行为.综合来看,小塘山遗址人群的生业方式应是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次之,又辅之以狩猎活动.小塘山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为认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状况提供了新的植物考
从我家到学校的街角,有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它夹在一家大超市和一家水果店之间,很不起眼.rn杂货店除了售卖杂七杂八的日用品,还经营电器修理业务.店主是一个年逾四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一张圆脸显得特别憨厚.每次我经过店前,总看见他不停地忙活,或搬运货物,或摆弄旧物,见到谁都是一脸热情的笑容.
期刊
辽朝是契丹族在我国北部地区建立的王朝(公元九〇七年至一一二五年).根据对契丹文字的解读,其中期称“契丹·辽”的双国号,晚期称“辽·契丹”的双国号.西辽称国号为“哈喇契丹”即“辽·契丹”的双国号,是对辽朝法统的继承.
期刊
杭州有浪漫多情的西湖,也有激情澎湃的钱塘江;有风姿绰约的苏小小,也有豪放率真的苏轼.但在这片土地上,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南宋御街.rn走到街口,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刻着“南宋御街”四个大字的巨石,青苔斑驳,绿荫婆娑.放眼望去,一栋栋各具风情的洋楼让我仿佛置身于繁华如梦的十里洋场.
期刊
赵宝沟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赵宝沟文化时期辽西地区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本文通过对赵宝沟文化的气候与环境、聚落、生产生活工具、动植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赵宝沟文化的生业方式是以渔猎、采集为主,农业经济为辅的多元经济模式.
棍棒头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开始出现,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大多是圆形器物中间穿孔形成,材质主要是石、玉、铜、陶.至青铜时代,棍棒头材质、样式和功能不断进步,从充当使用工具居多过渡到了实战中应用的兵器,见证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社会的演变.本文根据棍棒头的出土资料,对其进行辨识、分类与功能的探讨,同时结合西亚地区出土的棍棒头资料进行对比,认为棍棒头的出现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偶然的机会,看见“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谁是《西游记》里最善良的妖精?这个问题勾起了我的兴趣:妖精还有善良的吗?他的结局又如何呢?rn原来这个妖精指的是黄狮精.他算是书里为数不多心存善念的妖怪,但因纵容自己的贪欲滋长,盗走孙悟空三兄弟的兵器,惹怒了三人,最后被孙悟空杀死.单从黄狮精的结果来看,他和《西游记》里很多其他妖怪一样,脱不了“邪不胜正”的套路,最终皆死在孙行者的金箍棒下.但黄狮精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对唐僧没有一点非分之想.除此之外,他身上很多品质也有别于其他妖怪.这个为数不多憨厚善良的妖怪,后果竟如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