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实施“必修+普修+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近几年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开设与实践,结合教学经验,本文创造性的构建“必修+普修+选修”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从模式的构建、优越性方面进行了分析,这种递进性与选择性课程内容设置,能有效发展学生素质,优化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必修 普修 选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3
  一、前言
  目前,高中体育课程呈现出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各学校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本校校情学情,设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如:“三年三次选项”模式、“三年二次选项”模式、“三年一次选项”模式、“必修分散或集中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更多地考虑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加深了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但在实践中一些课程设置对教学也带来一些局限性,比如过早选项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选项过多势必造成教学难度的加大,教学过程的混乱;三年选一次则会造成学生学习单一,兴趣减退;一些必修模块分散学习,从技能学习上分析则容易造成技能学习的不完整性,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的现象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依据高中课程理念,通过近几年我校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开设与实践,目前我校构建的是“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即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习修必修课程,在高一第二学期开设普修课程,高二、高三年级开设选修课程。
  二、“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三年6学期开设“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模式理念秉承“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身心健康水平。通过让学生掌握1-2项有趣的体育项目,逐步让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一)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学习,内容安排以田径与体操为主,设置4-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为5-7个课时,学生与教师根据开学初的安排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同时轮换进行下一个单元教与学,即学生换项目不换老师。
  (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普修模块学习,授课班级设置为男生班与女生班,授课内容为即将开设选项项目的基础知识与简单的基本技术,同时衔接初中的内容,每个项目设置6-8个课时,教师教授同一个项目不轮换,学生根据安排学习完一个项目单元后轮换进行下一个项目单元学习,即学生换项目也换老师。
  (三)高二、高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学习,选修项目设置4-6项,开设的班级一般5-7个,同一个项目由同一个教师授课,学习时间2年,中途不进行第二次选项,若个别同学有换项的意愿,根据情况可以作适当的微调。
  三、开设“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一)必修阶段
  (1)高中阶段仍属于学生终生体育的奠基阶段,应体现“宽基础,厚能力”的特点,刚踏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为15至16岁,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比较弱,还不能完全承受较大的运动与对抗,而一些必修内容如田径与体操对促进学生身体体能发展与健身有着特殊的作用。
  (2)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体育学习基础和习惯不尽相同,通过一段时间必修内容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意识与行为习惯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为后阶段教学打下基础。
  (3)根据技能学习的完整性,在高一年级进行必修内容教学,有利于技能系统的学习,学生兴趣的延伸;也有利于教师对同一类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使教学开展得充分、有序、深入。
  (4)必修阶段采用换内容不换老师的形式,教师将尝试不同的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全面发展。
  (二)普修阶段
  (1)高中阶段的普修学习是学生从体育基础学习到选修学习的过渡过程,学校开设满足条件的项目体验,让学生全面熟悉、了解即将开设的选项项目。学生通过阶段性普修学习,了解、认识到不同选修内容的项目特点,了解自己在各选修学习项目上的潜力,寻找自己真正的体育兴趣,培养相对稳定的爱好,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为高中体育选修学习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克服正式实行选项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而且还为学生体育运动专长的形成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打好了基础。
  (2)教师对学生的项目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项目人数过多的调配有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3)学生不仅学习不同项目,而且在学习中还对不同项目的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下一阶段对老师做出选择。
  (三)选修阶段
  (1)高一年级的学习为学生从模块到项目的选定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运动专长,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高二、高三年级中最大程度地开设选项课教学,保护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技能水平得到强化,从而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2)教学对教师的专项知识、技术技能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专项技术的发展,开发了教师资源,让教师教有专长,教有特色,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四、小结与分析
  (一)“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体现了课程开放的有序性,这种构建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技能习得的规律,又能保证学生选准个人体育兴趣方向,促进其体育能力、专项技能与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必修+普修+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从我校目前的实践来看是可行的、行之有效的。这种递进式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体育运动专长、加强其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师生双边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与专项化的发展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必修+普修+选修”模式在我校处于初级阶段,在内容的选择、教学效果检验的跟踪、教学评价、管理上等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必须变革传统的“地心说”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学生跟着老师跑,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日心说”分层教学高效课堂,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绕着学生转,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让这些群体在教师合理的要求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这样才能达成“健康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女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校 女生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内教育观念的改变,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持续增长
几乎每一次的危机事件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流言,尽管流言的传播给我们带来许多损失和困扰,甚至是比流言本身杀伤力更大的灾难。但是每一次的“危中之机”都给我们研究流言并以
在越南最贫困地区消除饥饿、脱离贫困是党和国家的工作目标。但是这个工作效果并不明显。各省的贫困户比例还很高,居民间的贫富分化趋势日益严峻。那么,如何才能使越南的山区
摘 要 田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尴尬地位,是现今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大通病,作者期望通过个人教学总结,为提高田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田径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田径是运动之母”,在各项体育运动项目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进行的田径运动教学中,教
2月14日,情人节.本应是甜甜蜜蜜的时候,但是2020年的情人节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许多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过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一个个“石油夫妻档”的故
期刊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工程进入高峰期,提高效率是保障政府管理水平和效果的关键,为居民提高政府绩效,是各个政府始终追求的目标。但是,评价如何提高政府绩效的首要前提
摘 要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容忽视,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做其它事情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有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时期,其对中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对小学生毅力能力的提升,此将对其一生的精神素质都有着奠基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带着此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 师资队伍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
摘 要 本文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各种肢体语言行为特征,探讨了在教学中运用实施肢体语言行为的原则。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肢体语言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组织体育锻炼主要通过语言与肢体语言两种方式进行。对教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