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R的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来源 :英语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学生“说”的技能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来说,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以全身反应教学法(TPR)理论为支撑,结合乡村小学英语课堂实际,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口语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反复完善,梳理出相对有效的初学者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从而证明基于TPR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初学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中学里盛行“整本书阅读”,其实《论语》就是比较适合的阅读对象.其内容博大精深不说,短小的篇章、自由的形式,也易于为中学生所接受.学生读《论语》,有不少简明的读本,比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徐志刚的《论语通译》等,都在基础层面做了很好的释读.rn学生要读《论语》,教师当然更要读.对教师来说,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是本不错的读本.著者另辟蹊径,跳出了传统经学的读法,以哲学家的视角,站在现代人的立场,读出了别样的《论语》,能给人带来多方面的启发.
期刊
2019年浙江嘉兴中考语文试卷(下称“嘉兴卷”)加大改革力度,试题结构与命题方式呈现全新变化.结构上,嘉兴卷探寻新的结构方式,不再沿用浙江各市中考语文卷“积累”“阅读”“写作”三部分结构.命题方式上,嘉兴卷加大情境化考查探索,发展到在一个完整情境中设计试题.2019年嘉兴卷卷首语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是一次“研学”之旅,“中共\'一大\'诞生地——嘉兴南湖”成了试卷创设的宏观情境,情境中设计了“嘉兴印象”“嘉禾探寻”等五个活动.可以说,创设宏观情境活动,实施任务考查,当年已成为嘉兴卷的命题理念.近两
期刊
英语学习离不开阅读,英语阅读是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分析教学《高中英语读本》存在的问题.鉴于《高中英语读本》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理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有助于学生培养阅读技能,增强语感,促进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的养成,推进他们在阅读方面的高阶思维发展,从德育、智育及美育三个方面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以“词典”和“高中英语”为关键词,检索和收集2000—2020年关于高中生英语学习中词典使用的相关文献.以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词典使用中的主要问题、词典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要作用、英语学习中的词典使用策略等三个方面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
阐述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词源学的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优势.从词源学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例,从词根词缀、语言基础、词源等三个方面探索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
梳理总结关于在职与职前英语教师信念差异研究的成果.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公立中学49名在职英语教师和南京晓庄学院79名英语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在职与职前英语教师在语言、学习、学习者、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五大维度上教师信念的差异情况,为在职英语教师培训和英语师范生教育提供一定启示.结果表明:(1)在职与职前英语教师在语言、学习、学习者、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五大维度上的教师信念总体呈现开放性;(2)在职与职前英语教师在语言、学习者和教师专业发展三大维度上的教师信念存在较大差别,即职前英语教
介绍生态翻译学及相关研究成果.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以施寄青和赵永芬等合译的《肖申克的救赎》汉译本为语料,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进行适应性选择和转换,译出既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又能准确传达源语思想文化内涵的译文.
近年来,从课标到教材,再到中高考,均清晰地呈现了语文教学在教育思想和育人方式上的改革和推进.rn诚然,学生经历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语文学习,毕业后仍不会读、不会写,不爱读、不爱写,且成为普遍现象,引起了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忧虑.改进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教师要研读课标,努力挖掘教材内容,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读写能力,激发学生读写兴趣.黄玉峰老师提出,教师要理性使用教材,走出教学误区.如果将教材内容归纳成知识点,学生就算掌握了知识点,也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更不代表其语文水平提高了.黄老师曾在复旦附
期刊
年初的时候,我在虹桥机场看见一位穿棕色长袜的少女,在候机厅静默地看书,并排而坐的短发男子,专注地低着头,拨弄着手机.我拿起手机想要记录下这一画面,结果少女蓦地合上书站起.我落了空.rn等坐上前往青岛的飞机,我才觉得那画面似曾相识,关掉手机,有大把时间空想,于是想起也斯的诗:rn穿黄色运动衣的短发男子rn正聚精会神地用手机rn给上帝发短信rn这位女子穿了一条特别长的长裙rn一定是把所有诗稿rn都收到裙底的褶缝里了rn——《罗马机场的诗人》rn我读过不少也斯的诗,从早期的《雷声与蝉鸣》到晚年的《普罗旺斯的汉诗
期刊
在已有的相关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课程能力理论研究基础上,阐明为何“互联网+教育”时代英语教师课程能力面临发展困境,并着重探析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发展我国英语教师的课程能力.认为高质量的学生源自高质量的教师,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离不开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师应发展自身在理解、整合、实施、评价及研究等方面的课程能力.此外,教师的课程能力中应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