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技术获取原始数据行肺静脉3D建模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CT扫描技术获得原始数据行肺静脉3D建模的应用情况.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拟行肺静脉3D建模的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使用350 mgI/mL高渗对比剂碘海醇,管电压为120 kVp.观察组使用320 mgI/mL低浓度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管电压为100 kVp.采用容积扫描,采集范围160 mm,视野25 cm,层间距0.625 mm,层厚0.625 mm,机架旋转速度为0.28 s/r,对比剂追踪手动激发,观察组对比剂以4.5 mL/s注射,共注射45 mL,迭代算法60%ASIR-V,管电流AUTO mA;对照组对比剂以5 mL/s注射,共注射50 mL,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管电流200 mA.将观察组按不同权重迭代算法(ASIR-V重建20%、40%、50%、60%、80%)进行肺静脉CT扫描,基于CT DICOM数据完成肺静脉建模.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辐射剂量和3D建模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比双低剂量下不同权重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噪声(SD)和图像CT值]和主观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ASIR-V重建权重比例升高,CNR、SNR逐渐升高,SD逐渐降低,呈线性关系(P0.05).随着ASIR-V升高,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升高,ASIR-V为80%时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达到最高(P<0.05),3分、4分、5分占比分别为10.00%、60.00%、30.00%.结论 双低CT扫描技术获取原始数据肺静脉3D建模技术能满足诊断需求,减少辐射剂量,迭代权重为80%ASIR-V时3D建模图像质量最佳,能进一步减少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恒清Ⅳ号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睡眠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6-羟基多巴(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morphine)诱发旋转实验进行PD模型鉴定,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恒清Ⅳ号方低剂量(LD)组、恒清Ⅳ号方中剂量(MD)组及恒清Ⅳ号方高剂量(HD)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LD组、MD组和HD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恒清Ⅳ号方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脑电图(EEG
目的 探讨脉络宁注射液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ECV304细胞增殖、凋亡及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ECV304细胞分为对照组、Hcy组(10 mmol/L Hcy处理细胞24 h)、Hcy+脉络宁组(10 mmol/L Hcy处理细胞24 h,加20 mg/L的脉络宁注射液处理细胞48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2.5 mg/L、5 mg/L、10 mg/L、20 mg/L的脉络
目的 探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阿昔洛韦、甲钴胺片等西药治疗,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应用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DI量表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抗凝治疗安全性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7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后均口服3个月华法林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后检测D-二聚体水平,将D-二聚体水平大于临界值的病人作为异常组(22例),D-二聚体水平小于或等于临界值的病人作为正常组(150例).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行抗凝治疗后临床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D-二聚体水平异常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P0.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左室功能改变与白细胞介素(IL)-12、小窝蛋白-3(Cav-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156例(病例组),分为妊娠高血压组(5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5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0例).同期选择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88名作为正常组.采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监测孕妇左室功能改变情况,检测IL-12、Cav-3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α2-巨球蛋白(α2 M)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病人90 d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溶栓治疗的ACI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1例)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39例).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147例行rt-PA静脉溶栓ACI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出血转化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前循环梗死病人伴心房颤动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病人(P<0.05);前循环梗死病人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低于后循环梗死病人(P<0.01);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2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at S和TSP-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预后情况,分析Cat S、TSP-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血浆Cat S、TSP-1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后和对照组(P<0.0
目的 分析高压氧对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腺激素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清指标、心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有助于改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腺
1 病例资料rn病人,女,20岁,主因“突发胸痛 1 h,晕厥 1次”于2020年5月 29日来诊.病人 1 h前在家休息时突发胸痛,伴心前区压榨感、濒死感及大汗淋漓,并晕厥 1次,数秒后苏醒,醒后仍感胸闷及心前区隐痛不适.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吸烟史.追问病史,病人于4岁时曾因“高热、皮疹”在当地医院使用退热、抗病毒等药物(具体名称和剂量不详).入院查体:血压 80/56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病容,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