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破”的艺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烂柯山》,由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演绎而来。这出戏中所包含的人生意蕴,令人观后唏嘘不已。耐人寻味的是,甫一开场,一脸颓相的朱买臣就来了个自嘲式自报家门:穷儒。别问自己究竟是谁,一个穷字折煞了风头。还有《十五贯》。市井无赖打扮的丑角一出场,便承认自己是个能骗就骗、得偷就偷,名叫娄阿鼠的流氓。至于其它剧目中公开称自己是贪官、庸医或青楼妓女的,更比比皆是。
  这,恰恰是昆曲的自报家门程式“说破”。说破,在吴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把话讲透彻,一是指把人讲破(讲坏)。昆曲往往在演出前就将剧情与角色兜底向观众作交代,而西方戏剧体系与之截然不同。他们追求的是悬念,是情节的层层环扣,步步推进。观众始终是被蒙在鼓里的,秘密究竟要保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揭开?秘钥全都掌握在编剧和导演手里。且不论近代流行的悬疑剧、推理剧,即便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也竭力将隐喻和象征转化为剧情发展的需要。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不难理解。昆曲演出最不容忽略的特征,是在厅堂铺设红氍毹,角色(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随时都可作交流。何况,很多戏文是根据主人的嗜好点的,伶人备有戏单,点哪出便演哪出(明清之际有不少家班,排戏演戏更理所当然地随从主人)。听戏者从情节到曲词都烂熟于心,甚至将传奇脚本放在膝盖上,边看边听,随听随哼。戏已没什么秘密,干脆说破,反而能让观众接受。当然,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演技的高下才是获得赏银的关键。
  也有自报家门说而不破的剧目。例如《长生殿·春睡》,杨贵妃自报家门,称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人怎么可能一从娘胎出来臂上就有玉环呢?无疑很不可信。然而,洪昇正是要神化杨贵妃,以迎合观众的口味。这,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戏曲娱神———娱人的性征。
  《西厢记·游殿》一则,讲张珙与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的故事,开篇却让滑稽和尚法聪大出了风头。法聪出场,自报家门道:“我做和尚不吃荤,大鱼大肉囫囵吞。”不仅让自己底朝天,连方丈法本也凡心尽显。师徒二人联句,法本说:“静坐禅房深,忽然觉动情,”法聪回答:“休要出此语,隔窗有人听”;法本又说:“出家皆如此,休要假惺惺。开了聪明窍,好念法华经。”听他们的话语,哪里是身入空门?一连串台词,几乎就是《笑林广记》。诸如老虎也怕和尚的化缘簿,“周夫子”是“周仓的爷”等等,尽情张扬了世俗的情趣,恰恰又出自和尚法聪之口,对于假正经假道学的出丑、嘲弄,丝毫也不怜惜。令观众畅怀大笑以后思索,什么才是生活的至美?什么才是人性尊严?
  法聪的说破,调侃、幽默、机巧,蕴含着一种苏州式幽默,自然而然地为张生在普救寺既充满动感又洋溢情态地一跃粉墙,与崔莺莺约会,作出了铺垫。在戏中,丑角是以一口诙谐的苏白“说破”,小生则用自己的行动“说破”,生动地演绎了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既聪明又愚蠢,既果敢又胆怯的书生形象。
  明清传奇剧本的首出,往往是“家门大意”、“副末开场”。明人徐渭《南词叙录》“开场”条曰:“宋人凡勾栏未出,一老者先出,夸说大意以求赏,谓之‘开呵’。今戏文首一出,谓之‘开场’,亦遗意也。”如果說,开场是整出戏的说破,自报家门则是某个角色的说破。以昆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戏曲,原本是为士大夫和有钱有闲者服务的,“观众至上”是根本的出发点。一个角色在大庭广众下毫不吝啬地解剖自己,甚至以讽刺、调笑、挖苦的方法,将性格、品行、志向作一番自我暴露,显然是最直接地赢得观众的方式。如今不少相声演员在表演时沿用了“说破”艺术,也颇见舞台效果。
  选自《文汇报》
其他文献
梦中总会出现一双脚,这双灰白色的、浮肿的脚在梦中越变越大,它伸进我的心里,堵得我胸闷气短;它踩进我的脑海里,让我整个头部胀痛,思维停滞。总在这个时候醒来,再也无法入眠,也总忍不住落泪,这泪里,有长到天边的思念,有深到骨髓的后悔,有痛彻心扉的自责,这自责,象是一双有力的手,紧紧地扼住我的咽喉,不置我于死地,只让我气若游丝……  这双脚,是父亲的脚。  2009年,于我们家是多事之年。四月初,母亲胆结
家里的事情都由母亲做主,只有两件事例外。  其中一件事情是父亲一定要在本村里给我姐姐找婆家。理由有三:其一,古人说得好,好女不出村;其二,在本村里结一门亲戚日后两家能相互照应;其三,老了的时候方便侍候。母亲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妥,只要女儿愿意就行,便让了步。另一件事情是给我盖新房的时候,父亲要把正房东首盖出一间小屋来,父亲说:正房位置是东为首,西为尾,在上首盖出一间屋子是准备老了自己住。母亲坚
我娘,四十五岁生下我,我是俗称的“老生子”,也是我娘的“老疙瘩”。在老宅的土炕上,从村庄的接生婆把她的第四个女儿迎到这个世界上,至今四十七年。我娘说那时候农村很少人家有钟表,所以我出生的时间是“天快黑了的时候”。每年生日我几乎都会被娘让我姐打给我的电话提醒了才记起,在那一天傍黑看着天会在电话里向我娘核实,我出生时,到底是这样一个时间,或那样一个时间。归根结底,这么多年过去,也并未得到一个确切详实的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变成坏人,是吗?”电影《The Road》(译名《道路》)里,孩子这样问爸爸。“任何时候。”爸爸回答。与好莱坞其它的灾难片相比,《The Road》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希望。在《彗星撞地球》里,人类靠聪明才智击毁了撞向地球的彗星;在《后天》里,被淹没城市的幸存者最后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在《地心》里,科学家们最终逆转了紊乱的地心磁力……但是在《The Road》里,阳光已经消失多
有人问金婚夫妇幸福生活的秘诀,老头说了一个字:忍。老太反对,说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周围笑声哈哈哈地传开了,一听就是有经验的已婚人士。等到结婚后才发现,举案齐眉是假的,真是奇怪,为什么对这个天天睡在旁边的人,总有一种想把他一刀砍死的冲动?  好几个未婚朋友经常说,看到你们这些结婚吵架,离婚还吵架的人,根本就不想结婚。但每逢孤灯凄雨夜,又觉得如果身边有一个可以和自己吵吵架的人,好像也不错。  我一
菲茨杰拉德那个时代的作家,写小说多少都有点吊人胃口的习惯,好似我们的京戏,主人公化好了妆,在后台严阵以待,却迟迟不上场,锣鼓胡琴声中拔头筹的是些跑龙套的,最后等得你要骂娘了,那主人公才出来,一个亮相,没有满堂彩,读者心里说,看把你傲的,你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平心而论,等待盖茨比的出场是值得的,尽管小说已经进行到第一章的末尾,盖茨比的出场仍然先声夺人,他“两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那儿,仰望银白的星光”
为小说起名字这件事,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以为最容易不过。常常是一个小说结束,便自顾自地起了七八十来个名字,翻来覆去地品味着,只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个个都好得不行。比如最早的中篇《紫蔷薇影楼》,生怕读者不知道里面有料,就格外想在题目上体现。备选的有《黑胸罩》《和故乡做爱》《鲜红的秋千》等等,最生猛的是那个《换个姿势,再来一次》,给的是《人民文学》,副主编肯定一眼就看出这些题目的不着调,却很宽容地告
每次爬山累了,想要放弃的时候,心底总会给自己鼓劲:前面的风景一定更美,加油。于是,便又打起精神,继续上路。或许是大自然厚待每一位游客,总有美丽的风景令人眼前一亮。山下春色遍野,春花点缀着绿树,色彩斑斓;远处的云霞在空中飞旋,以高空为画布,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如此美景下,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心底的那一份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记得在甘肃旅游的时候,在茫茫戈壁滩上开车,道路两旁一片苍茫,渺无人烟,
世上有两种友谊。一种友谊源于肉体本能的相吸,你喜欢你的朋友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品质或禀赋,而仅仅是由于你被他所吸引。这是不讲理也无法讲理的。而世事多具讽刺意味,很可能你会对某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可这人根本就不值得你喜欢。尽管这类友谊与性无关,但它的确与爱情很相似:它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很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消退。第二种友谊是知性的。吸引你的是才华和禀赋。他有你不曾有过的观点想法,他见过生活中你未曾见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今日生活比之古代,纷繁多变,旖旎万千。今人比之古人,视野度之广,知识量之大,若王羲之闻之也会惊异不已。今人阅读不可谓不多,学养不可谓不厚,却在古人书法面前,常常面有愧色,心有忐忑。何哉?古人心无旁骛,清心守静,今人多心浮气躁,心不在焉,甚或心猿意马,媚俗趋利。  与其在技之层面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毋如就根本而言:古人尚心。  真正的艺术不在手掌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