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介:《RBC之ABC: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入门》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是第一本关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入门书。作者考察了多个场景的经济体,包括纯实周期模型、货币模型和财政模型等。他将这些经济场景表达成DSGE风格的模型,详尽地讨论了这些模型的求解细节,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的技术线路,以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扩展后的新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分析货币、价格、工资水平、金融市场以及开放经济等方面的广泛用途。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2007—2019年Baker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相关数据,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及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且在更换解释变量、检验模型稳健性之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非市场新入者企业和高竞争行业企业中尤为突出.第三,企业规模、企业资金自由度(大股东掏空情况)、机构持股比例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
个体繁荣是活力与学习相结合、跨越多个领域的积极心理状态,达到并维持繁荣状态是个体、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期望.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以来自10家企业的243份问卷为样本,探索工作资源是否影响个体繁荣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资源正向影响个体繁荣,内在动机起部分中介效用,对于尽职尽责的个体而言,内在动机对个体繁荣的影响更强;应对策略调节了内在动机对工作资源与个体繁荣之间关系的间接效应,当应对策略水平较高时,该间接效应更强.这不仅丰富了工作家庭研究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也为组织采取干预措施实现个
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但中国与贸易强国仍有差距,真正的贸易强国是高度开放的经济强国,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达,不仅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在贸易结算、规则制定和全球贸易治理等领域也举足轻重.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探讨中国贸易强国之路也是经济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期刊
"第十二届产业组织前沿问题研讨会"将于2022年6月11日在东北财经大学召开(6月10日报到),现开始征文.会议主题: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参考选题:1.平台分类分级的经济学依据2.数字经济中的自然垄断理论3.数字经济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问题4.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自然垄断理论比较5."准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的理论探讨与规避政策.
期刊
"第十一届产业组织前沿问题研讨会"将于2021年6月19~20日在东北财经大学召开(6月18日报到).现开始征文.会议主题:数字平台的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主要议题:1.数字平台的组织形式、技术特征与商业模式2.数字平台的行业分类、市场分类与分类施策3.数字平台的产业组织4.数字平台的竞争政策.
随着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日益增强,组织中谏言行为的发生频率随之增加,领导者是谏言的接收方,其是否纳谏将直接影响员工谏言结果,因此,领导纳谏行为逐渐被学界所关注.既往研究探讨了领导者情绪和权力等对纳谏的影响,但忽略了中国情境中儒家伦理影响下的领导者自身素质如何影响纳谏行为的发生.本文基于148个团队的148名领导和637名员工的样本数据,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来考察儒家伦理对领导纳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儒家伦理促进了领导纳谏行为的发生;德行领导在儒家伦理与领导纳谏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上下级沟通频率在
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视角,分别从时间、空间、结构等多角度分析财政分权的能源消费效应,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估计和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各类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和人均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人均综合能源消费、人均煤炭消费和人均焦炭消费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人均汽油消费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空间效应角度来看,财政收入分权的提升会促进人均综合能源消费和人均煤炭消费,却对人均焦炭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财政支出分
期刊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备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
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总和。互联网经济不仅遍及中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带来不少理论和政策方面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的资助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特别组织了本次笔谈,邀请七位学者对互联网经济的理论与反垄断政策问题展开讨论。在反垄断政策方面,吴汉洪和刘雅甜在考察了互联网行业竞争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系。朱理说明了网络经济对中国反垄断司法带来的挑战和难题,认为采取审慎适度的执法(司法)是一种更适当的反垄断执法态度。在理论探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