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奉献学生而快乐 因追求教育而精彩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发现好老师、关注好老师、走近好老师……《体育教学》同样坚信榜样教师的力量可以感染整个教育行业,从而为学生带来帮助、为从业者带来借鉴、为国家带来贡献。
  扎根教学一线27年、创编体育游戏近2000例、多次赴西藏等地参与乡村支教……2021年9月8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0人获此殊荣,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名列其中。《体育教学》第一时间对叶海辉老师进行专访,叶老师谈论了关于体育教育事业的诸多感想,并对全国广大体育教师做出了经验分享。
  ——荣获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我的人生因追求教育而精彩”
  “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的本职工作而已,能够获此殊荣我是非常幸运的,也是命运的馈赠,其实我只是众多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优秀教师的代表之一。”叶海辉说。
  2021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在这一特殊的日子,叶海辉赴京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作为2021年教师节专场人物原型在中国美术馆被塑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此刻的叶海辉内心激动无比,他感受到了无上的光荣,更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
  习总书记说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叶海辉表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倍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更要坚定教育初心,立德修身,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名学生,将“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更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学中不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今后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叶海辉坚定地说。
  叶海辉称自己将带着这份荣誉,做好榜样示范,用自己的情怀、智慧和毅力滋润这片深爱的教育热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学生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这门学科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让学生情感更加丰富,人格更加完善;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真心喜欢上体育课,真正爱上体育课。
  “人生因选择教育而幸福,人生因追求教育而精彩”成为叶海辉时至今日最深刻,也是最真诚的感想。
  ——您曾有过很长时间的军旅生涯,那么军旅生涯与您后来的体育教师工作有哪些联系,军旅生涯为体育教师工作带来了哪些有利的经验?
  ——“当兵和当老师,其实都是一种奉献”
  几年军营生活的锤炼,让叶海辉把吃苦、战斗、奉献作为了自己生命的主旋律,并将这些精神延续到了教育事业上。
  笔挺的腰板、洪亮的嗓音,叶海辉的身上总透着一股独属于军人的坚毅之气。但男子汉的“硬”却没有掩盖掉他身为一个老师的“柔”,军人和老师两种身份,贯穿了叶海辉的生活。
  1995年,叶海辉离开了服役三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83227部队,结束了三年的军营生活。回到玉环,面对未来该何去何从的人生命题,继续当一名代課老师,是第一个涌入叶海辉脑海的选择。那一年,叶海辉拾起了入伍前的“老本行”——进入玉环市坎门第一初级中学,再次成为一名体育代课老师。
  虽然当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但叶海辉的“拼”却是学校其他老师们有目共睹的。他几乎每天都是最晚离开学校的人,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总能在学校里看到他的身影。为了通过代课老师转正考试,非科班出身的叶海辉更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他自费报考了函授大专和本科,订阅和购买了各种体育教育类的报刊书籍。两年后,叶海辉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他以领先第二名近50分的成绩,成功通过转正考试,正式加入了人民教师的队伍。
  “一开始当老师,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职业,但是越到后来,越感受到,这是一份使命。”军人的使命感,也延续到了叶海辉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举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叶海辉发现学生使用的体育器具总是“无家可归”,散落一地。为此,他特地动手制作了多种体育器材的专属放置器。叶海辉的这几项“小发明”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断充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叶海辉在校园内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将“阳光历奇”特色教育全面纳入教学。在叶海辉的努力下,坎门一中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
  “军旅生涯虽然没有直接经验可以借鉴给体育教育工作,但军营生活见证了我的青春,锻造了我的人生。这段经历给予了我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以及那份可贵的使命感,使自己能够在体育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叶海辉说。
  ——在您27年的体育教师工作中,始终保持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您是如何将体育教师作为一种使命践行的?
  ——“让所有学生爱上体育课是我的追求”
  “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对我们体育老师来说,为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体魄,就是最重要的使命。”叶海辉说,“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做一名快乐的体育老师就是我的追求。”
  简单的一席话背后,是叶海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育工作深耕。叶海辉的教案和备课本永远不比主课老师们的薄,在他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贡献给了体育课程教学。
  在叶海辉的体育课上,任何一个简单的游戏都能“变出”数十种玩法。除了在课上下功夫,叶海辉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自制了4000多件体育器材,为学校节省了近4万元经费,其中8项器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叶海辉的身影不止出现于一所学校内。“作为老师,只要学生有需要,不管他是不是我的学生,他在哪儿,我都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看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叶海辉曾跋涉1800多公里、经历20多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地处偏僻山谷的湖南浏阳荷花建新小学,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在那里,他白天一边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做活动,一边给年轻志愿者当“助教”,到了夜间,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志愿者和学生的建议调整第二天的课程。看到学校水泥场地未能充分得以利用,叶海辉还自掏腰包购买了油漆和刷子,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学校的水泥地画上羽毛球场和五种不同样式的跳房子格……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叶海辉又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搬到”了线上。他结合自己的专长,集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力量,设计了一套“宅家”运动活动方案。为了更加贴近微课主题,他把拍摄地选在自己家里,让妻儿配合他一起录制教学视频。一家三口身兼数职,编导、道具师、演员、摄像师……30多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微课在不断的摸索下“面世”,并赢得了家长师生的广泛好评。
  除了以上的教学实践,叶海辉还在《体育教学》杂志发表了50余篇器材创新、游戏创编的学术科研文章。2013年4月,他代表《体育教学》杂志骨干作者,和江苏省南通中学潘雪峰老师一起到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基层送教”活动,落实《体育教学》杂志“贴近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办刊宗旨;并分别于2013年6月、2015年在浙江省海宁、上海师范大学,作为全国“游戏大王”吴纪安老师团队成员,开展“全国中小学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支持。
  ——您是《体育教学》杂志的骨干作者,也是优秀的审稿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理论者、实践者,您最想对全国的广大體育教师说些什么?
  ——“三方面意识让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默默耕耘在体育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有很多,我能够作为被表彰的对象是幸运的。作为一名有着27年经验的一线体育教师代表,我也的确有几方面感触想和大家分享。”叶海辉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广大体育教师总结了三方面感想。
  第一,要有教育情怀和感恩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教育情怀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胸怀感恩之心是最坚实的底色。“坚持我的坚持,热爱我的热爱”是叶海辉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然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就理应全心全意,把教育当成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来做。他心里清楚,之所以成就他现在的优秀,离不开浙江教育培养优秀教师的有效制度,离不开浙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叶海辉倡议所有的体育教师,要胸怀感恩之心去做好每一天、每一件工作。
  第二,要有教学和教研同行意识。教学和教研犹如车之双轮,二者“双轮驱动”,才能使教育事业行稳致远。对于体育学科来讲,课堂教学是所有体育教师的“主阵地”,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是根本。同时,“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叶海辉坦言自己能够作为教学楷模被推崇,离不开他对于科研的执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小到学生体育健身效果,大到整个课程改革发展,都与教研息息相关。叶海辉鼓励所有教师加入教研队伍,做到教学、教研“双管齐下”,从而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第三,要有创新和反思精神。创新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更是能推动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回顾叶海辉研发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游戏,无不体现着创新精神的内涵。而在创新的同时,学会反思更能够促使自己行得“稳”。“在教育生涯中,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反思在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缺漏,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叶海辉表示。
  “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体育教学》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96年起订阅学习这本杂志至今,已经整整有25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资深的老读者,我一路走来从杂志中汲取了不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叶海辉回忆到从读者身份发展到《体育教学》主办活动的参与者,他由衷地表示,“《体育教学》为全国广大体育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有益平台,祝愿杂志越办越好,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也祝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五周年;总结大会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88-01  2018年12月8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联盟”)迎来了五周岁的生日。初冬的北京,寒气袭人,却没有阻止来自南至湘西、北临漠河、西至甘肃、东临长白山联盟实验区的教育同仁们为完成历史赋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责任和实现20
此课代表浙江参赛,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特等奖。我曾经评过钱锋执教的《伯牙绝弦》,以“绝了”二字相叹。现在再评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则以“知音”二字相赠。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也是一种现代情缘。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也不妨衍而化之,由人人关系,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就教学而
近日拜读了《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获益良多。该书编者王丽老师约请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共七十余人,撰写自己早年学习语文的经历与体会,以优美的文笔讲述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对自己一生成长的影响。笔者在通读全书后发现,这些名家的成功无不与其年幼时的语文教师关系密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幸运地遇到了优秀的语文教师,并将他们引上了一条魅力无限的语文之路。从该书中我们感受到这些名家学习语文的
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体积”概念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有正确感知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才能理解体积概念,认识体积单位,形成其大小观念。因此,引领学生正确全面地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是“立体的、整体的”,而不局限于某个长度或某个面的大小是其中特别要注意的。带
摘 要: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首个示范区,近年来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深耕细研,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尤其在“一校一品”等方面成效显著,成功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现场展示活动,并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  关键词:荔湾区;学校体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26-02  2016年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有效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精准、精巧、精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体育课堂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堂;一体化;精准;精巧;精妙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13-03  在宁波市小学体育“
关键词:新器材;PPR管棍;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71-03  众所周知,使用标准体育器材,如标枪、跳高杆来做游戏,造成其功能属性的破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而竹竿、木棍等简易器材用得太多,也令人感到陈旧和乏味。我校体育组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验,采用热熔方式,利用直弯、三通等接头将PPR管材制作出4米长的夹芯管棍,这种新器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测联赛;雨花台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8-0088-01  2019年6月17日,由雨花台区教育局主办的2019年雨花台区阳光体育体测联赛展示活动在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华东区各省地市单位的教育行政部门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管理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摘 要:在北京市教委的倡导下,北京市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落实“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笔者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工作,学生参与度高,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场地器材使用不合理、师资不足、活动项目单一、过分注重学生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诸多优化策略,助力“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后一小
“课文长,课时少,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繁琐和肢解,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实效?”这是常常困扰小学新课程高段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端,大胆取舍,化繁就简、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串联全篇,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以实现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六上《唯一的听众》讲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