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农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原理和现代有机可持续发展农业研制出来的含有活性物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果蔬品质,在土壤-作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菌肥的研究进展,促进蔬菜作物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蔬菜作物抗性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通过对叶片氮代谢及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以及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测定,探讨防落素(PCPA)在大棚栽培无籽西瓜生产上的适用浓度,为其在无籽西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在始花期、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PCPA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40 mg/L),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无籽西瓜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和代谢相关酶(GS、NR、GDH)活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CPA溶液浓度的提高,叶片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PCPA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能够有效调控基因组稳定性.为了了解DNA甲基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植物DNA甲基化的模式,总结了植物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概括了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植物DNA甲基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研究方向,为后续植物基因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旨在建立并优化生菜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生菜子多糖进行体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以生菜子为试材,水醇法提取多糖,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建立生菜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以体外结合胆酸盐实验研究生菜子多糖体外降血脂能力.最终得到生菜子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89℃,溶剂倍量44,提取1.6 h,提取4次,体外结合胆酸盐实验表明生菜子多糖及其不同醇沉片段均对牛磺胆酸钠(STC)、甘氨胆酸钠(SGC)、胆酸钠(SC)有较高结合率.最终发现BP神经网络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有效减少试验次数,分析生菜子多糖提取因
为研究奉化区域植被生态质量的多年变化情况,应用2000—2018年MODIS卫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奉化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都呈现提高趋势,平均增速分别达到0.26%/a、1.7 g C/(m2·a)和0.19/a,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外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2)2018年奉化植被生态质量达到最高,但不同区域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山区乡镇在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标上都明
为了培育高产稳产、抗旱节水、多抗广适的突破性小麦品种,以高产品种\'临麦2号\'为母本,以高产抗旱品种\'烟农19\'为父本,采用系谱法聚合二者优异农艺性状,通过多点多生态鉴定与评价,育成小麦新品种\'济麦26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异,水旱兼用.在2010—2011年度济南和蒙阴水浇地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济麦22\'增产2.87%和9.41%,均居第一位;在2012—2013年度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鲁麦21
为发展绿色烘烤,提高烤烟烘烤经济效益,选择当前烤烟供热新出现的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空气源热泵、燃气和醇基液体燃料清洁能源,通过2年间采集5个重点种烟省份8个大型烟叶烘烤工厂的烘烤数据,统计分析其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方法、收集现有报道的文献进行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空气源热泵单炕的烘烤成本略高于燃煤,可作为烤烟供热最佳的后备热源;燃气和醇基燃料使用成本较高,当前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能够实现烟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现阶段烟叶烘烤最佳的燃煤替代能源.
本文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芝麻饼肥和鸡粪有机肥,研究不同混用量对烤烟生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芝麻饼肥不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株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且大田农艺性状、经济效益与化学成分协调性均较差.本试验中,1125 kg/hm2的鸡粪有机肥,配施375 kg/hm2的芝麻饼肥,效果最好,可改善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对烟株中后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施用芝麻饼肥对花叶病与青枯病有抑制作用,对抗赤星病不利.
肿瘤转移是一个庞杂的过程,转移前微环境(PMN)概念的提出,揭示了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实验动物模型在模拟人类的疾病进程、开发新型药物及疗法和临床试验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现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肿瘤行为学相关研究,其中肿瘤的肺转移微环境模型具有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实验效果良好等优点.基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这一概念,本文围绕肿瘤的肺转移前微环境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评价指标展开综述.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甘薯生产国,目前甘薯主要加工利用方式为生产淀粉及淀粉制品,但加工过程中伴随淀粉同时产生大量副产物——甘薯渣,因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导致了农村面源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甘薯淀粉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甘薯渣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本文以其基本成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针对甘薯渣中淀粉、纤维、果胶、蛋白质以及全原料开展高值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主要产品及应用效果等,并提出了避免二次污染、开展全组分生物炼制、重视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着力攻关鲜甘薯渣配套利用技术的建议.
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做好乡村人才分类统计,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全国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是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建设全国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原则,从分类入库、分类采集、评价认定、动态管理、服务开发等方面阐述了平台主要提供的主要功能,并就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针对薄弱类型人才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