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l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尤其是未来的语文学习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阶段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科学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和作品,会更容易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文章的情感。所谓“整本书阅读”就是教师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书籍,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正确
  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不同,很多教师还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在恰当的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采用的阅读教学也只是紧紧围绕考试这个目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思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不断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人们更加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时期就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课班,将学生的大量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课程上,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一些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没有用处,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不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生由于压力大,时间不足,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阅读其他书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也是影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走出了单篇阅读的局限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能够锻炼他们对事情的专注能力,对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也会有更深一步的体验,从而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了思想境界。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1.选定合适的书籍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语文教师在选择书籍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并制定正确的教学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书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是否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正确的引导。例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够初浅地认识理解文本中的含义,但他们对那些内容枯燥的书缺少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书,这些书的内容生动有趣,故事情节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阅读这样的书籍,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名著,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
  2.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要想有实质性的进步,离不开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沟通和分享。无论是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还是学生和家长,都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整本书教学应该丰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通过构建师生共读或亲子共读的形式,让所有人都明白阅读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师生共读的时候,可以采用相互提问的形式,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者学生提几个问题,由教师来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家深入思考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中的困难,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和感悟书中的思想含义。也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并且鼓励他们说出故事人物中的优秀品质,从而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可松懈。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选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书籍,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内卷掩盖了人的各种可能性,限制了人的潜力和创作。我们以一种身不由己的激情追求着最后的目的,却丢失了教育过程本身的积极趣味和价值体验,成了看似主动的被动之人,因而在无助与无力之下产生了深切的厌倦体验。为了摆脱这种厌倦,需要通过兴趣来定义价值,关注知识价值的主体性维度;以互助来消除竞争,促进共同体精神的生长;改写生活方式去彰显个体,在不断变化和挑战中体验作为独特个性的自我存在,进而提高人的
期刊
杨静慧在《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8期《代际分化与整合:道德传承的亲子路径》一文指出,亲子互动是道德传承的现实路径,这有力地保障了亲代向子代教授道德价值观念,指导道德行为选择,传承道德文化。但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家庭中代际关系的变化消解了传统社会亲子间的不对称性,颠覆了代际道德传承的必要性.
摘 要  对学生攻击老师的现象分析发现,道德许可辱虐管理是师生关系变坏的起因之一。为了避开失德带来的风险,好老师应觉察自己伴随道德许可心理而来的情绪和压力,检视自己的清白感和傲慢言行;涵养谦卑感恩的好品质;觉察辱虐言行,及早补救做好善后工作;觉察集体观念并择善而从。  关 键 词  道德许可;好老师;辱虐管理;觉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传统施教中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还能给予学生更加丰富多样的认知内容,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图像化,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展开探究。  一、构建生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文化的重视,对学生古诗文的教学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古诗词是闪闪发光的文化珍宝,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学习古诗文可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本文基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课堂的策略进行说明与阐述。  小学语文教师要培
小学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没有抓住这个阶段进行正确培养,将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引导与规范,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个体,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一、当前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德育和心理健康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由于部分家庭对小学生的宠爱超出了合理范围,学生没有
本文从“需求侧”出发,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注重从外语专业与应用型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破解传统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面窄、学术能力与实践经验不足的新路径。注重从强化“跨专业”的学科角度,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增优、增值赋能做出新探索。
依据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特色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力求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求学有道,为人有道,处事有道,生存有道”的“有道教育”育人体系。
在中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中,课堂观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节奏,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课堂观察不仅对教师负责,还要对学生负责,并不断敦促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分析  1.观察案例  以教学课题“My holiday”为例,在课前会议中,观察员分为两组,主要观察内容有:老师的教学时间,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