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研究认为脆弱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但其背后的宏观、微观基础却研究甚少。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宏观和微观作用机制,然后采用1996-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影响都为正相关,且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作用更为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不公平,导致公共教育资源地域、校际、人群分配的差异,因而从整体上政府教育支出提高并未降低居民对未来教育支出的预期风险,从而居民的储蓄意愿没有得到降低。当进一步把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五阶段,可以更详细地发现各级财政性教育支出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