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和"是刘勰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本文以《乐府》为主纲,以其他篇章中相关论述为补充和参照,着重探究刘勰所论"中和"的美学特点、构成因素和实现途径。本文提出,刘勰特别强调乐府音乐的非原生态属性,即被高度规范化后所呈现的"和"的特点。这一观点出自刘勰对音乐本源特质的认识,也是他认同和接受传统音乐思想的结果。由此,刘勰虽肯定西汉乐府之"曼"、"丽"、"靡",同时对其又有"不经""非典"之讥。刘勰此论并非有违通变精神的倒退,他实际视"中和"为乐府的本体特征,将其归入应世代继承的"通"之畛域。正因如此,惟有将《辨骚》所论之楚辞、《明诗》所论之诗歌、《乐府》所论之乐府综论统观,方可窥知刘勰诗论全貌。《文心雕龙》实以《明诗》为主干,以《辨骚》《乐府》为别支,肯定楚辞之新变,强调乐府之继承。它们与一般意义上的诗歌对峙又互补,在逻辑意义上折衷其间,在实相层面上统领两端,共同完成了刘勰的诗歌史、诗歌理论、诗歌美学思想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