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政-产-学-研"模式探索

来源 :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乡规划的价值观和工作模式也发生着变革,"社区规划师"作为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规划工作模式,应对了新时期公共价值观和规划师角色转型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也正开始尝试实施。本文主要从高校的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的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社区规划师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了高校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可行性,并对其角色定位、"政产学研"关系、组织架构和工作框架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高校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我校目前GIS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在本次教学改革中,通过简化理论课程内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上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超高层与大跨度的建筑在近年来屡见不鲜,这也推动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其中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能有效地适应现代建筑高性
梁柱T型钢连接节点由设在梁上、下翼缘处的两个短T型钢连接件,用高强螺栓与框架梁柱相连而成,这种连接节点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安装方便、经济效益好,而且被视为一种最刚劲
针对隔震等被动控制结构具有长周期和高阻尼性能,不满足规范将地震作用定义为结构在地震响应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惯性力所需要满足的小阻尼的适用条件,基于结构静态效应与最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