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采用美国类胡萝卜素成分数据估算的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数据与 HPLC 测定的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数据之间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双饭份法和称重记录法,在夏秋冬春四个季节,调查不同社区的184名30~60岁居民的连续3d 膳食,利用美国的食物成分数据建立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5种类胡萝卜素的食物成分表,计算5种类胡萝卜素每日摄入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膳食样品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用两种方法获得的夏、秋、冬、春四个季节的膳食中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摄入量均无明显差别(t=0.17~1.68,P>0.05)。除了秋季(t=5.41,P>0.05),夏、冬、春季β-隐黄质的摄入量差别明显 (t=2.35~8.51,P<0.05)。四个季节中,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的两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别(t=3.24 ~3.93,P<0.05)。5种类胡萝卜素的两组数据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45~1.00,P< 0.05)。结论以美国食物成分数据估算的中国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 HPLC 测定值非常接近。表明在尚未建立中国食物的类胡萝卜素成分数据的情况下,借用美国食物成分数据估算中国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是比较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