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冬小麦最适宜播期的研究分析

来源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4 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河县是山东省冬小麦高产区之一,是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也是农业部80万亩"吨半粮"高产高效示范区,本文从不同农业气象指标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小麦适宜播期,播种最佳时机,为加强小麦安全越冬管理及夏粮增产丰收提供参考依据。1996-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2006-2015年5cm地温资料,来自于齐河县气象局,所有气象资料都经过严格处理和质量控制。2008-2016年小麦播种、收获期、小麦品种、历年产量等资料由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冬性小麦播种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816℃,半冬性小麦品种适播期为日平均气1614℃[5],5cm地温1621℃[6],一般冬小麦从播种至出苗约需0℃以上的积温120℃,以后每长出1片叶子约需积温75℃。在山东省,冬前日平均气温达到0℃时小麦进入越冬期,这时冬性和半冬性品种的主茎叶龄为6叶1心为壮苗,达到8叶时为旺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生长到6叶和6叶1心需要0℃以上的积温为570645℃[7]。结合当地生产实践,确定齐河县冬小麦壮苗所需合适积温为550650℃。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8],确定稳定通过18℃、16℃、14℃、0℃各界限温度的日期,从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的日期进行分析;计算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从不同日期播种到越冬前积温进行测算;再利用积温指标法[9]从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0℃的日期向前推算,将逐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温度累加到小麦形成壮苗所需的0℃以上积温之日,这一天的±3d即定为理论上的适宜播期[10]。同时对小麦播种时所需要的历年日平均气温、5cm地温,结合近年来气温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当地小麦适播日期。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统计,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的日期及从下降到不同界限温度播种到小麦停止生长期间30℃的积温统计情况见表1,齐河县稳定通过小麦播种上限温度18℃的平均日期为9月26日;稳定通过适宜温度16℃的平均日期为10月7日;稳定通过下限温度14℃的平均日期为10月16日;稳定通过小麦停止生长温度0℃的平均日期为12月5日。若从温度下降到18℃时开始播种,到小麦停止生长期间30℃的积温进行统计,1996-2015年平均积温为790.9℃,比壮苗积温上限明显偏高140.9℃,超出适宜积温上限650℃的年份为14年,所占比例高达70%;若从温度下降到16℃时播种到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分析,近20年平均积温为585.7℃,在小麦壮苗所需积温范围之内,合适积温年份为9年,所占比例为45%;若从温度下降到14℃时播种到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分析,近20年平均积温为433.1℃,显然积温偏低,比壮苗所需积温下限偏低116.9℃,超过适宜积温下限550℃积温年份仅为3年,所占比例为15%。单从小麦播种适宜温度考虑,冬性品种小麦适播期为9月26日至10月7日;半冬性小麦为10月7日至10月16日。播种日期若从9月25日开始依次递推至10月15日,分别统计播种日至小麦越冬前30℃的平均积温,发现符合小麦壮苗所需积温的适宜日期是10月3日至9日。因此,从冬前壮苗所需积温考虑,小麦播种适宜日期以10月3日至9日为宜。由表3可见,齐河县1996-2015年气温稳定降至0℃的平均日期为12月5日,从此日期向前推,积温达到550650℃的平均日期为10月8日至10月2日,从而得出理论适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11日。对1996-2015年20年逐日平均气温进行统计发现,日平均气温在1816℃之间的日期为10月1日至10月13日,日平均气温在1614℃之间的日期为10月12日至10月22日。通过对近10年适宜播种期间的5cm地温进行分析,得出9月24日至10月16日期间的5cm地温在2116℃的适宜范围内。根据近20年气温资料分析统计(表5),10月、11月、12月上旬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均出现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5℃/10a、0.4℃/10a、0.6℃/10a、0.1℃/10a,冬季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减温速率为0.2℃/10a。经计算,近10年来气温尤为偏高,除冬季平均气温外,10月至12月上旬及年平均气温均比上一个10年增加显著,表明气候变暖明显、秋末冬初气候变暖尤为突出,冬季平均气温下降,麦苗冷冻害几率增加。据县农业局统计,齐河县2008-2015年播种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济麦22、良星77、鲁原502、良星66、良星99等,多为半冬性品种。近10年来播种的时间多从10月2日起至20日结束,平均播种时间为10月8日;收获时间多是6月5日至15日,平均收获时间为6月8日。由实际生产资料分析,2006-2015年小麦平均亩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这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气候影响不明显。综合小麦播种适宜温度、冬前壮苗所需积温、5cm地温、气候变暖趋势、小麦品种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研究分析,目前气候条件下,齐河县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1日至16日,最佳适宜播期为10月2日至9日。因小麦播种还受茬口情况、播种前降水量、土壤肥力强弱及土壤相对湿度、天气形式等多种因子制约,故每年播种时,还要具体年份具体对待,结合适播期,灵活播种。
其他文献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图示法即画图法,它是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另一种"语言"表达,使学生经历提炼和加工信息、整理和完善思路的思考过程。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学生借助图示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的能力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如何对学生进行有
民族信任不仅涉及作为群体的族群及民族整体之间的关系,也涉及作为民族成员的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民族信任关系具有多重差序性。与传统人际关系不同,新时代的民族信任关系除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外,也通过业缘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的关系网。民族信任关系的多重差序性特点也为深化民族信任关系提供了可资探寻的路径。一方面,可架起民族间"家"的桥梁,缩短民族地缘空间距离,构建和谐业缘关系;另一方面,要以加快建立制度信任
为提高校园内的送餐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以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为控制核心的智能校园送餐机器人,可以实现全自动校园送餐的目标。通过蓝牙或Wi-Fi给控制器发送指令,系统接受指令并应答,通过安装在机器人底盘的红外循迹传感器引导机器人按预定路线前进到指定位置,将发送指令给系统,以提示顾客可以取餐。整个系统采用超声波避障、红外循迹以及智能报警系统等模块共同协作运行,以完成自动化送餐。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是一道"坎儿",孩子们从家庭生活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由于生活方式和所属规则的不同,不仅对孩子的心情是严峻的挑战,对家长亦是如此。每个孩子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有的孩子"自来熟",很快能够进入到角色,有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家长的教育方式与社会适应性关联性不强,就会使孩子面临着严重的分离焦虑。本文将致力于探讨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为幼儿教师提供相应参考。
本研究采用《幼儿园新生家长焦虑状况调查表》,向新生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园新生家长焦虑状况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离焦虑、生活焦虑、教育焦虑以及环境焦虑。针对幼儿园家长出现的焦虑问题我们应该给予重视,提高家长的调节与适应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本文旨在以《长恨歌》《长恨歌传》为例浅析唐代"诗传结合"的独特现象。这两篇作品是作者们同游仙游寺时感于唐玄宗杨贵妃事,各自选择擅长的文体写作而成,在素材处理方面也各有侧重,却意外地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奇妙效果,达到了抒情性与逻辑性、士族性与世俗性的统一,更为"传奇化诗歌"的产生开创了先河,是唐代"诗传结合"现象的代表之一。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华侨华人的身影都一直存在。展望未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中,华侨华人定然不会缺席。中华民族以祖籍根脉的模式包容华侨华人,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命运与共的关系融聚华侨华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其内涵诠释纳入华侨华人,铸牢华侨华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本然要求。但在当下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以及华侨华人中华认同"差序格局"问题的实然困境。因此,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