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参与的善行是会鼓励我们在之后的行为中继续表现得高尚,还是让我们在以后的行为中表现得不那么高尚?虽然越来越多的道德许可的研究文献表明最初按道德行事的个人,后来可能会表现出不道德或其他有问题的行为,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没有研究在志愿者群体中检验这一效应。与此同时,虽然许可效应的现象被普遍证实,但关于许可效应的中介机制与边界条件却一直争论不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拟以道德许可理论来检验个体在参与志愿活动之后是否会在后续的诚实任务中表现出不道德行为,其次我们展示了道德脱离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机制,最后我们从动机研究中得到启发,我们预测出于内在动机的志愿活动参与可以缓和这种中介关系。拟以三个实验设计来实现上述目标,实验1通过准实验设计,以写作任务启动被试的志愿活动参与经历(实验组),或普通生活场景(对照组),然后完成诚实道德检验任务,初步检验道德许可的存在。实验2:类似于实验1的研究设计,以回忆启动来唤醒被试的志愿活动参与经历(实验组)或普通生活场景(对照组),完成了一项不同于实验1的诚实道德检查,最后完成了道德脱离量表,实验2的研究结论可以再次检验实验1的研究结论,并以道德分离解释道德许可的心理机制。实验3:放弃了实验室设计,在自然情景中检验志愿者的道德许可效应,选取正在参与志愿活动的个体(实验组)分别完成诚实道德检查,道德脱离量表以及志愿活动参与动机量表。在大学校园及周边随机抽取被试(对照组),完成诚实道德检查任务,通过实验3我们可以在自然情景中再次验证在志愿活动中是否存在许可效应,道德脱离能否中介这一心理过程,以及志愿活动参与动机是否是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