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潜水学院是由岭南师范学院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协作办成,成为世界首个潜水学院,开启本科教育与世界高水平专业协会联合办学以及体育与教育、培养与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亚洲潜水学院乃是潜水历史上的一伟大创举。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越合理,就越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越有利于接近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刚刚成立的亚洲潜水学院,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课程设置方面也会存在缺陷,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向针对性不强,造成人才培养类型划分不明确,如对管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等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第二,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有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仍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工作岗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调查法对亚洲潜水学院潜水本科人才培养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亚洲潜水学院潜水本科人才培养的沿革以"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展开的;亚洲潜水学院在潜水本科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安排不能与就业有效接轨,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低。在亚洲潜水学院中,有关就业方面的课程大多是以大课的形式开设的,真正能够对大学生起到作用的是寥寥无几。还有一些文化课只停留在理论方面上,没有直接与学生的就业相联系。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就职后,没有表现出很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学生缺乏管理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低。第二、实践基地离亚洲潜水学院太远,上课过程容易疲劳。实践基地是在离岭南师范学院12公里之远的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因为路程问题,学生不得不早起提前赶到实践基地,大部分学生都骑电动车,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只有少数学生坐公交,再加上车公交车上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让早起本来已经就已经有疲惫感的学生更容易疲劳。第三、学生参与学术讲座较多,但效果不好,亚洲潜水学院开设的学术讲座之多,大型的会议主要有已经连续办了两届的国际潜水论坛,几年间为亚洲潜水学院的学生举办多场高质量学术讲座。但在学生参与这么多的学术讲座下,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其效果并不好,造成这个局面最主要的根源是很多学生对学术知识不感兴趣,没有认真聆听专家的讲座,对学术讲座不重视。第四、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多,但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很多教师并没有把外出培训所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方面,经了解,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少之又少,对科学研究不太重视,也就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因此亟需提出亚洲潜水学院潜水本科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第一、加大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培养。第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社会有效接轨。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当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同时,进行相关的潜水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管理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潜水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第三、重视亚洲潜水学院潜水装备的资金投入。引进更多的潜水装备,加大资金投入,学生就有可能学到更多的潜水技能,也更便于学生掌握潜水技术。第四、鼓励教师搞科研,提高优质师资力量。优质师资时刻以优秀的思想引导自己,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讲授者,更是教学管理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对人才培养有创新作用,第五、进行有针对性的潜水人才个性化培养。能够充分利用其浓厚的兴趣,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致力于培养成专长。比如休闲潜水、科考潜水、公共安全潜水及工程潜水,有些学生可能热衷于休闲潜水,有些学生热衷于科考潜水,而有些学生却热衷于公共安全潜水或工程潜水。通过改进潜水本科人才培养,为其它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改进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