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WHO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是全球抑郁症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包含情绪、躯体和认知症状的多维障碍,表现为食不知味或暴饮暴食、身体不适等躯体障碍,记忆力下降等认知障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情绪障碍,另外,还会出现自我认同度降低的消极想法,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自杀。在国内的抑郁症患者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递增,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的青年群体中第二常见死因。抑郁症的治疗率明显低于其它慢性疾病。抑郁症患者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干预治疗,治疗效果越佳。目前,抗抑郁药已成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药物治疗不仅对身体有毒副作用,而且依从性较低。鉴于此,寻找一种经济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非药物干预手段是及其重要的。众所周知,运动不仅能够增进体质健康,同时还能调节心理活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运动能有效改善抑郁症大学生抑郁程度且无毒副作用,使运动作为治疗抑郁的经济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干预手段成为可能。然而,这些研究由于运动干预的方式、时间和强度等不同限制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对运动干预对抑郁大学生影响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以弥补因研究设计不同带来的缺点,为缓解大学生抑郁水平提供最佳的运动方案。研究方法: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系统搜索了有关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程度的影响的文献资料(发表于2019年4月以前)。根据预先设定的文献的纳入标准对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即(1)研究类型为实验性研究;(2)研究对象为大学生;(3)有安静对照组(即无运动干预);文献的排除标准:(1)研究结果为体育锻炼和抑郁状态的相关系数;(2)试验对象仅为男或女大学生;(3)观察性和回顾性研究。探讨了性别、样本量、干预周期、干预频率、运动持续时间、文献质量等可能调节变量对结果产生的影响。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每个论文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使用CochranQ检验来评估研究之间的异质性,通过I2检验来评估研究间异质性大小使用Begg和Egger检验量化是否有发表偏倚,选择剪补法用于评估发表偏倚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当存在显著异质性时,对分类调节变量进行预先计划的ANOVA样亚组分析,对连续性调节变量进行加权固定效应meta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最终纳入14篇相关文献,共22组对照试验,1240名抑郁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中轻度抑郁症。2.运动干预方式主要以中等强度的球类团体运动相关干预为主,而瑜伽、健身气功等单独运动很少。此外,干预周期从8-32周不等,干预的频率每周2-3次,绝大部分研究每次运动干预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3.抑郁症测量量表有三种,即CES-D、SDS和SCL-90。然而,关于运动对抑郁的各个维度的影响很少有人报道。4.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0-2分的低质量文献。5.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可降低我国大学生抑郁水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SMD的合并效应量-1.26(95%CI:[-1.69,-0.82]),z=5.66,P=0.000。然而,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且存在发表偏倚。通过剪补法分析表明,发表偏倚对结果无明显影响,Meta分析结果比较稳定,可信度较高。研究标准误和抑郁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Kendall,s tau=-0.81,P=0.024),表明抑郁水平随样本量的增加而降低。性别(P=0.739)、样本量(P=0.502)、干预周期(P=0.813)、干预频率(P=0.965)、运动持续时间(P=0.890)这5个因素与研究间异质性无关。而文献质量的高低(P=0.048 <0.05)是引起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大学生抑郁状况,然而,运动疗法能否完全治愈及能否反弹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由于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较低,尚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此外,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的最佳运动干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