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构筑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荧光材料由于具有发光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化学结构稳定和易于修饰的特点,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内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荧光材料[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有机荧光材料一般具有平面刚性的共轭结构,导致这类材料在高浓度溶液或者固体等聚集状态下的荧光强度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唐本忠院士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的概念[2],实现了有机荧光材料在聚集状态下的高效发光,自此开启了关于AIE材料发光机理、性能开发以及应用推广的大幕。而鉴于AIE材料独特并可调的固态发光性能、较大的Stoke位移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本文设计和制备了几类具有高效发光性能的新型AIE材料,并初步研究了其在细胞内不同细胞器间的荧光成像及靶向性能[3-4],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胞内复杂的生理过程奠定了基础(如Fig.1所示)。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药库零库存带来的收益和成本,为药库零库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我院药库零库存成本和效益情况进行分析,以2018年数据测算零库存条件下医院资金周转成本、库房成本、人员成本、房屋经济效益等,并测算同等条件下非零库存模式时的理论成本效益,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零库存和非零库存药库成本分别为4 081.07万元和4 739.79万元,其中
相变蓄热技术是目前常用的节能技术,能够回收利用能源,调节能源供需侧矛盾,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浪费,在太阳能利用、工业废热回收以及电子产品散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相变蓄热技术的改进方向之一是提高相变材料的换热性能。石蜡是一种常用的相变材料,可在石蜡中添加具有高导热系数、高比表面积的膨胀石墨,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形成导热通路加快热量的传递,减少蓄热时间,提高蓄热性能。在目前的研究中,往往讨论的是膨胀石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五和第三位,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早期胃癌筛查与治疗对于降低胃癌致死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从血浆、尿液等无细胞体液中筛查到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miRNA,考虑到miRNA丰度低、易酶解等固有属性对检测方法带来的挑战,以及高通量检测领域液相芯片技术的发展,本文目的在于搭建液相芯片检测平台用于胃癌标志物miRNA的多元检测。首
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教授于2001提出,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无机或者杂化荧光材料,具有AIE性能的分子或者材料在聚集或者固体状态显示出明显增强的荧光特性;从而有效克服传统荧光材料的聚集诱导荧光猝灭(ACQ)效应,为构建性能更为优越的荧光材料提供了可能。近年来,AIE荧光分子及荧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化学和生物传感以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常规荧光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