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单车服务关系中,平台将其拥有的产品,面向公众提供社会化的服务,让渡给消费者产品的使用权,这种形态下的共享经济本质上属于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产品租赁。共享单车的使用是需要支付押金的,而巨大的用户群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总额。对于这笔庞大的资金应该如何监管,如何披露押金管理的信息,目前仍然处于法律空白地带。运用法经济学视角,本文从政府规制、消费者需求以及企业安全信息供给三个层面分析押金管理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失灵的原因、表现以及治理路径。截止到目前,我国还未建成一个共享单车押金管理信息披露完善的机制,制度供给不足一方面使信息收集成本增高。由于缺少制度的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平台公示押金管理信息需要支出一定的产出成本,降低共享单车企业的利润率,在此情况下,缺少公开押金管理的外在动力。站在消费者角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对于进入共享单车企业支配下的押金,消费者不清楚共享单车企业如何使用该部分资金,以及使用资金产生亏损情况下自身权益如何保障问题。对企业来讲,企业更关注如何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上,收集和公布押金管理的安全信息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讲,会耗费人力物力成本,产生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当共享单车企业退还押金不及时,这种行为会对企业自身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消费者对缺少信誉的共享自行车的使用次数会相对减少,由此产生负的外部影响。企业为了融资或者其它获取更大利润的目的,可能会产生资金风险危机,引发道德危机。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有利于企业利润率的提高,押金管理安全信息的公开是要有选择性的,关涉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企业可以不公开,而且对公开押金管理安全信息是可以有周期规定的,以保护企业经营安全。消费者也需要提高权利意识,提高对押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关注共享单车平台如何使用资金。同时,企业提高披露押金管理的主动性,通过信息公开,也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