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红色毛癣菌引起的甲癣较难治愈且易复发(或再感染)。要解决是复发还是再感染的问题,必须进行种内分型。本实验对42株不同来源的红色毛癣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种内分型。材料和方法:菌株来源:共42株临床分离株,其中包括大连的临床分离株22株,南京的临床分离株18株,北京的临床分离株2株。标准株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菌种保存中心提供。方法:菌株活化,SDA液体培养基培养一周。DNA提取采用CTAB法。用EcoR I酶切基因组DNA,然后与以标准菌株为模板,以NS5 [5’AACTT AAAGG AATTG ACGGA AG3’]和ITS4[5’TCCTC CGCTT ATTGA TATGC3’]为引物制备的探针杂交。按Southern Blotting的标准流程得到杂交结果。结果:可发现南北方分离株的杂交带型有明显差别,南京的分离株均表现为3条带型,而大连的分离株大都表现为4条带型。其中南京分离株共有第三条带,约1.259Kb,大连分离株共有第一条带型和第四条带型,约13.182Kb和0.794Kb。大连分离株中有3株表现为多条带型。而北京的分离株均表现为3条带型,类似南京分离株。根据反应带型的不同可将红色毛癣菌分离株共分20型(A-T),其中A型共8株,约占19%。A、B、C三型共占临床分离株的42.8%。基因型与表型及发病部位无明显关联。讨论:此方法将42株红色毛癣菌分为20型,其中A-C~1型占了临床分离株的42.8%,说明在临床中广泛传播的只是一小部分红色毛癣菌,至于此部分致病菌广泛传播的原因,是由于逃避了免疫监视还是其致病性增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实验结果还可以发现南方的红色毛癣菌带型与北方的红色毛癣菌带型有明显的差别,南方为3条带,北方多为4条带。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环境选择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其它原因如基因漂移或染色体缺失等原因有关。
其他文献
介绍台农16号菠萝在漳州地区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严重感染、烧伤、创伤、手术、急性胰腺炎以及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持续且不受
文章克隆并分析鳞翅目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v)28S核糖体RNA基因(28SrDNA)全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豆食心虫28SrDNA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28SrDNA
目的脊椎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约占全部骨转移的60%。本研究探讨椎体成形微创技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因素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以及生活能力
<文选>"难"本独立为类,"临终"本"诗"之子类;<古今诗苑英华>的"犹有遗恨",指其未能达到"集其清英"的目的与体例上不像后来的<文选>那样兼收其它文体;<文选>不再收何逊诗乃因其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与混乱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整合理念为主线,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类比较法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审视和思考,认为以培养
目的:探讨分析实行新型护理三级查房制度对提高临床护理效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在编的外科护理人员9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科室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
习近平同志要求处理好经济运行中“活力”和“有序”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化探索的重大课题。“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突破,如按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鹿蹄草素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16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蔓状血管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