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座坚壳属(Rosellinia De Not.)隶属子囊菌门核菌纲炭角菌目炭角菌科,大多数种生于木材上,能够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引起植物生理白腐。该属的主要特征为:菌丝层褐色、毡状,子座球形或近球状,子囊壳单个、表生,子座表面黑色、炭质,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该属目前约142种,但Index Fungorum收录了近500个名称记录(含同物异名等),属的概念不清晰,部分种的特征不明确,该属真菌形态变化比较复杂,在属种划分、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等方面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我国对该属真菌的研究追溯到1937年邓叔群先生描述了3个种,分别为椰座坚壳R. cocoes、迷惑座坚壳R. decipiens和梭孢座坚壳R. pepo,后续又报道了20余种。为了全面认识我国座坚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建立正确的物种概念,本研究对我国17个省区213份标本,通过对子座宏观特征、解剖结构及综合性状分析,鉴定出29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种12个,待发新种2个。根据菌丝层的有无可将座坚壳属分为三个亚属,分别为Rosellinia、Calomastia和Corrugata,但我们发现同一种不同生长环境或不同生长时期,其菌丝层形态变化较大。在分类学研究基础上,采用多基因分析方法对座坚壳属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但是由于该属基因库序列较少,因此,为了建立更趋自然的分类系统,对座坚壳属种间的系统学关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