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摄入和蛋白质来源。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可用耕地减少,粮食危机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穗粒数作为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小麦穗粒数由每穗小穗数和可育小花数共同决定,因此定位并克隆小穗数基因,对穗粒数的遗传机制解析和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低小穗数(~20个)小麦品种川麦42和高小穗数(~24个)小麦品种科成麦1号构建了包括187个家系的双单倍体群体(DH)。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遗传连锁图谱涵盖了小麦21条染色体,包括13068个分布在2406个bin中的SNP标记,总遗传距离为3091.39cM,平均遗传距离为0.24cM/marker,1.28cM/bin。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连锁图谱和中国春参考基因组物理图谱(IWGSC RefSeqv1.0)具有较好的共线性。基于此,我们在3年2点5个环境中共鉴定到4个小穗数QTL,其中QTSN cib-3D在所有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解释8.26%~21.11%的表型变异。通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比较,QTSN.cib-3D所在区段(550Mb~555Mb)没有小穗数相关QTL报道,并且与位于3D上其他产量相关QTL也相距较远,因此推测QTSN.cib-3D可能为新小穗数主效QTL。目前我们正在进行QTSN.cib-3D的遗传效应解析和精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