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ICP-MS联用法用于地下水中硒和碘的种态分析

来源 :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9Se与129I是核反应中产生的裂变产物核素,具有半衰期长、易迁移、化学和辐射双重毒性的特点[1,2],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重点关注的放射性核素。硒和碘为多价态元素,在水溶液中,硒和碘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硒酸根离子和亚硒酸根离子、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由于不同种态之间迁移、扩散及生物毒性不同,对硒和碘的种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硒、碘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寿命的预测及其环境毒理学的研究。HPLC-ICP-MS联用法利用HPLC对待测组份进行分离,ICP-MS对色谱流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食品样品中铬、汞、砷、硒元素的形态分析[3-5]。本实验建立了使用HPLC-ICP-MS对水溶液中硒和碘种态的分析方法,使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并且采用ICP-MS的动态反应池技术(DRC),以减少检测中产生的多原子离子干扰。通过对流动相组成、pH、DRC反应气种类和反应气流速优化,可以将硒和碘的四种种态(SeO42-、SeO32-、I-、IO3-)在10分钟内分离并同时检测(图1)。该方法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达到要求的同时,每种种态的检出限均在1μgL-1以下,加标回收率接近100%。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硒和碘在甘肃北山3号井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样的种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硒以硒酸根离子形式存在,而碘酸根离子为碘的主要存在形式,并且样品经过过滤后直接进样,无需富集或复杂的前处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有望于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安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