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暴露前后下肢肌群和脑部血容量等血氧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近红外技术监测超低温暴露前后下肢肌群以及脑部组织中氧饱和度(TOI)和血容量(△tHb)的变化,了解低温暴露前后肌肉内氧的供给和利用、推测局部肌群以及脑部血容量的变化以及人体对低温刺激的生理反应,观察低温刺激下"局部肌群血液二次再分布"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超低温冷疗的工作机理以及人体对不同超低温暴露后的反应,为运动(或比赛)前预冷却、训练(或比赛)后的促恢复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以8名健康男性为实验对象,分别在常温以及在-60℃、-110℃、-130℃、-150℃四种低温暴露刺激下,观察超低温暴露前(持续90s)、暴露中间(持续150s)以及暴露结束后回到常温环境后(持续360s),下肢主要肌群和脑部的血氧参数的变化,血氧参数包括TOI(血氧饱和度=ΔHbO2/ΔtHb)、ΔtHb(总血红蛋白量=ΔHb+ΔHbO2),ΔHb(局部组织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ΔHbO2(局部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将上述4种低温环境下与常温下的所采集的血氧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冷疗前下肢肌群和脑部的血容量和氧饱和度保持平稳,进舱冷疗后开始迅速下降,大约在90-110s左右时达到最低值,冷疗结束后上升并在100-120s左右超过冷疗前值。在4个低温环境下,下肢肌群的血容量达到的最低值都显著低于常温环境,而且所受刺激的温度越低,下肢肌群的血容量达到最低值所用的时间越长,血容量的下降值越大,而且出舱后血容量恢复到最大值所用时间以及血容量的变化幅度也越大。脑部的血氧饱和度在常温下远高于下肢,在4个低温环境下,出现了同下肢肌群相类似的反应,低温刺激后脑部的血氧参数指标都出现了下降,脑部的血容量达到的最低值都显著低于常温环境,且温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其中在-150℃时脑部的血氧饱和度出现了最低值65.9%,但仍远高于56%的脑氧安全基线。研究结论:(1)下肢肌群和脑部的血容量在超低温暴露过程中的下降幅度、达到最低值所需时间和冷疗结束后相关指标恢复到的最大值、达最大值所需时间均与温度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为保证效果,低温暴露持续时间不能低于110 s。超低温冷冻后到比赛之间的间歇时间至少需2分钟。(2)超低温冷冻过程中脑部血容量的变化与国外相关文献的推测结果相反,因此,还需要通过测试肝脏等其它内脏器官在低温刺激下的
其他文献
<正>目的:评价早期冷疗对小儿烧伤创面的深度影响。方法:选择肢体相同烧伤深度患儿52例采用自身左右肢体对照,一侧肢体进行冷疗,另一侧采用非冷疗,观察两组烧伤深度变化。结
会议
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是把广义的外语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的一门学科。具体主要阐述了外语
对2005年江西省安福县二晚稻飞虱大面积暴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年台风影响当地次数偏多是导致2005年二晚稻稻飞虱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结合吡啶吸附一红外光谱、热重、氢化学吸附和程序升温等还原手段,研究了添加碱土金属离子助剂对负载型PtSn/γ-Al2O3催化剂长链烷烃(C10-13)脱氢反应性能的影
传统村落中的村落入口、庙宇广场、井台古树等公共空间,承载着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公共活动,是村民社交与舆论的集中地,是村落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村民感情的纽
红蜜桃是从早熟桃中选育出来的特早熟、全红、大果、硬肉桃新品种。该品种性状稳定.树势健壮:树枝半开张.枝条萌发力中等,成枝率高,1年生新梢绿色,叶片随圆披针形,果实茸毛短而少.近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联合组采用胺碘酮联合
<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R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创伤大,局部肿胀严重,疼痛剧烈。为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和关节肿胀,目前
会议
我国花生年产量已经达到1500万吨左右,接近大豆的产量水平;花生亩产200公斤,比大豆高60%,而目前受到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大豆,注重花生产业重要地位和潜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