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出现受区血管制备困难或缺乏时的解决方案,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计完成739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761块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37例出现受区血管制备困难或缺乏,其中口腔癌单纯手术后复发12例,手术及放疗后复发10例,第二原发癌5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7例,外伤或感染后组织缺损与畸形3例。40块组织瓣中股前外侧皮瓣23块,腓骨(皮)瓣10块,前臂7块。单独或联合采用超长组织瓣血管蒂制备、血管移植、血管移位、静脉改形、端侧吻合、血流桥接等方法均顺利完成受区血管的制备与吻合,详细记录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吻合口即刻通畅率、皮瓣成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37例患者共计完成87条血管91个吻合口的吻合,受区血管位于颈部同侧50条,多为前次颈清扫术中保留或不在手术野中的血管(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颈横动脉、颈内静脉主干)、前次手术移植的组织瓣血管蒂或已结扎的血管残端(面动脉残端、颈内或颈外静脉残端)。受区血管位于对侧37条,多为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与颈内静脉属支。超长组织瓣血管蒂制备21例,动脉与静脉移植各2例,血管移位4例,静脉改形5例,端侧吻合9例,血流桥接技术1例。吻合口即刻通畅率100%,皮瓣成活率97.5%。结论:口腔癌术后和/或放疗后复发、发生第二原发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及外伤感染导致的组织缺损或畸形是游离组织瓣移植时颈部受区血管制备困难或缺乏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与受区血管,灵活运用超长组织瓣血管蒂制备、血管移植、血管移位、静脉改形、端侧吻合及血流桥接等技术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