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确定北五味子是否能作为新食品原料,进行了五味子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将北五味子经干燥、低温粉碎,过400目筛而得到五味子粗粉。按照食品检测技术规范,采用了霍恩氏法测定了五味子粗粉的急性毒性;进行了五味子粗粉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90天喂养试验和致畸试验。结果:(1)五味子以21.5g/kgBW、10 g/kgBW、4.64 g/kgBW、2.15 g/kgBW、1.0 g/kgBW的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且无死亡,雌性、雄性动物的LD50>21.5g/kg,按照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分级,该受试样品属无毒级。(2)Ames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粗粉无论加或不加S9活化系统,其回变菌落数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而阳性对照组菌落数均超过未处理对照组的2倍以上,表明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诱变性。(3)精子畸形结果表明,五味子粉在3.3g/kgBW、1.65g/kgBW、0.825g/kgBW的剂量下对精子没有明显的致畸作用。(4)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五昧子粉在3.3g/kgBW、1.65g/kgBW、0.825g/kgBW剂量下对骨髓细胞无染色体损伤作用。(5)9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以8.0%、4.0%、2.0%的比例掺入基础饲料中喂养(相当于每日动物服用量为6.4g/kg、3.2g/kg、1.6kg/kg,其中高剂量相当于成人每日摄入量的200倍)90天后,雌雄大鼠6.4g/kg剂量组体重降低。血液学结果显示:45天和90天时,雌性动物6.4g/kg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降低,3.2g/kg组RBC、Hb降低;雄性动物各剂量组在45天时WBC降低,6.4g/kg组Hb降低;90天时,雄性大鼠6.4g/kg组WBC降低。血液生化学结果显示:雌性动物6.4g/kg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血糖(GLU)升高,3.2g/kg组AST降低,TC、GLU升高;1.6g/kg组AST减低;雄性大鼠6.4g/kg组ALT、AST降低,总蛋白(TP)、白蛋白(ALB)、GLU升高;3.2g/kg组ALT、AST降低,GLU升高。(6)致畸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4g/kg降低了孕鼠的胚胎成活率,对胎鼠内脏及骨骼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本次试验发现,90天喂养试验显示6.4g/kg、3.2g/kg剂量组动物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毒副反应:体重下降,降低了WBC、RBC、Hb,升高TC、GLU,6.4g/kg剂量组同时升高TP、ALB。五味子一直作为保健食品原料被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建议五味子长期服用需限制其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故推荐使用剂量不宜超过2g。五味子能否作为新食品原料开发值得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