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种组合的非生物性人工肝治疗急性重症肝衰竭伴MODS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期属肝衰中晚期并符合MODS评分中肝脏评分Ⅳ级的患者31例,随机选择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PE+HP+CVVHDF)与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PE+CVVHDF)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HP+CVVHDF)人工肝组合;比较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指标,血小板(PT),凝血功能。结果三种方法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PaO2/FiO2、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BIL、ALT在PE+CVVHDF组和PE+HP+CVVHDF组下降更加显著(P<0.01),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治疗后只有PE+HP+CVVHDF组和PE+CVVHDF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PE+HP+CVVHDF组TBIL下降较HP+CVVHDF和PE+CVVHDF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存活率58.1%(18/31);病毒性存活率36.4%(4/11);非病毒性存活率70%(14/20)。结论三种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都不同程度改善,其中PE+HP+CVVHDF方法更好,并且非病毒性肝功能衰竭治疗后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