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间隔对膜下滴灌高产玉米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灌溉,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然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干旱区农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此外,灌水定额和灌水间隔是灌溉制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滴灌高产玉米的最佳灌溉量的研究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灌溉间隔试验,以期揭示灌溉间隔对土壤水分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干旱区玉米的高产、高效以及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对类似土壤和气候区域玉米的生产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材料与方法】于2016-2017年在新疆奇台农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灌溉定额为5400m~3/hm~2。以当地大田生产玉米灌溉间隔作为对照(CK,9-12天),2016年设置3个灌溉间隔处理:6天(D6)、9天(D9)、12天(D12);2017年设置5个灌溉间隔处理:3天(D3)、6天(D6)、9天(D9)12(D12)和15天(D15)。供试品种2016年为: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2017年为先玉335(XY335)。采用宽窄行(70 cm+40 cm)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结果与分析】灌溉间隔D6取得了高的产量(19082.9-21022.8kg/hm~2)和高的水分利用效率(2.53–2.80 kg/m~3)。在灌溉量为5400 m~3/hm~2的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层,并且减少了棵间蒸发和蒸散量,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结论】在新疆高产玉米区,灌溉定额为5400 m~3/hm~2的膜下滴灌条件下,6天为该地区适宜的灌溉间隔,有利于地上60cm土层维持较高的土壤贮水量,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环境,并且减少了无效耗水,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由于可见光在太阳光谱中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光下光解水及光降解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1Bi2S3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良的可见光吸收性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
目的探讨同期实施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及其意义.方法 1978年4月至 1998年6月给1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实施了同期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石墨烯,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晶体,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在材料科学和现代物理学领域备受关注。它具有优异的电子学、光学、热力学等性能,使其在电子信息、能源通信和生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