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广西农村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探讨改进的策略,以半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广西东、西、南、北、中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共20所为调查样本学校,对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医疗卫生资源、食堂卫生管理、饮用水卫生等情况进行考察调查,每校抽取3~4名校级领导和1~2个班的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①学校领导对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比较重视,有卫生管理制度,但学校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只有27.6%的学校领导认为目前农村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很大,有28.2%认为其可能性很小;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对外界依赖较大,21.3%的校领导认为学校卫生工作应由卫生保健机构负责。②学校卫生资源配备不足,5所学校未能按法规要求配备专职校医,现有的校医也存在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卫生防疫形势需要的状况。③学校食堂大多具有卫生许可证,基本能实行定点采购和索证制度,10所食堂实施了留样检验制度。但食堂环境卫生普遍较差。④饮用水卫生隐患较大,部分学校使用自备水源,但对水源的安全保护意识比较淡薄。4所学校未能向学生组织提供饮水。⑤学生的疾病与健康相关知识少,防疫意识差,卫生习惯不良,对突发卫生事件缺乏正确决策能力。结论农村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较低,软硬件方面皆存在较大隐患。建议:①加强领导的责任意识。对校领导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他们对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认识水平,转变观念态度。②加大学校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严禁挪用校医指标,配足校医,并为校医和保健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③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经费投入和监督管理力度。改善食堂生产环境,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加强对食堂的监督管理。④加强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