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术附汤在大鼠体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茵陈术附汤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阐明茵陈术附汤多组分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定性分析色谱柱为C18柱,4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做正负离子分别全扫描模式。定量分析采用C18柱分离,4 mmol/L乙酸铵0.01%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扫描方式为正负离子切换的MRM模式,血浆样品前处理采用沉淀蛋白法,建立同时测定血浆12种成分的UPLC-MS/MS方法,并用于大鼠灌胃给予茵陈术附汤后药动学研究。结果:分析鉴定出大鼠给予茵陈术附汤灌胃后入血的原型成分14种及其部分二相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多为硫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血浆12种原型成分同步定量分析方法符合要求。大鼠6g/kg剂量灌胃后,得到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肉桂酸、甘草次酸、甘草酸、甘草苷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论:阐明了茵陈术附汤中主要成分的入血情况,获得了方中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肉桂酸、甘草次酸、甘草酸、甘草苷的动力学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 近年来研究证实胃癌是一种基因病,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多种基因的异常改变,是多种基因改变逐渐累积的结果,不同的基因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作用。在这个复杂的多基因作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纪念日,据报道解放军出版社以此为契机出版了10卷本《〈星火燎原〉未刊稿》,并且"此书还未发行就引起了各方关注"。为什么人们对上
本文从温度、营养、酸碱度等方面研究了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一个菌株(A401)菌丝的培养学特性及后期菌核产生状况.通过观测各种条件下菌丝的长速、生长势、菌核特征
前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从水螅到人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干细胞维持中其重要作用。该通路的关键环节是调节细胞浆内β-catenin的稳定性。在没有Wnt信号的情况下,由APC、A
70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历史注定会记下“1949—2019”这段特殊的岁月。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国家,一个任人欺凌、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