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新生面临生活、学习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巨大转变,普遍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同时,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个体的生活、学习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已经获得一些研究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验证。基于前人结果,本研究意在调查大学新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检验社交网络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并探索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选取三所北京高校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发放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234份),通过分析大学新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与适应性的关系,并检验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社会支持、自我认同和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揭示社交网络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大学新生普遍接触社交网络较早,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包含使用量和粘黏性两个维度,二者对大学新生适应均有显著影响,前者呈正向影响,后者呈负向影响。(2)性别、民族、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新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和适应性存在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程度的影响。大五人格特质对大学新生适应有显著的预测性,神经质和外向性对社交网络粘黏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对社交网络使用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在大学新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对适应性的影响中,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社会支持、自我认同和社会支持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结果支持假设,大学新生社交网络的使用通过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社会支持、自我认同和社会支持作用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机制被验证,并且社交网络使用量越高越有利于大学新生适应,粘黏度越高越不利于大学新生适应。结论说明,大学新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有助于适应大学生活,但是依赖甚至沉迷于社交网络反而会阻碍对新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