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一是帮助他们回归家庭,二是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回归社会。心理咨询是救助工作中的重点。音乐心理剧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救助方法,通过表演可以发现流浪儿童的深层心理冲突,针对冲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流浪儿童重建对社会、家庭、及自我的认知。被试;音乐心理剧以团体形式进行,共有7名流浪儿童参与。他们的年龄在13—16岁,智力正常,没有语言表达障碍,愿意参与活动。在40天内,共开展了21次治疗,根据情况变换音乐心理剧主角。个案一般资料:小刚,男,16岁,初中三年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一直在叔叔家生活。因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经常与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因与老师发生矛盾而离家出走,在流浪儿童中心已有半年。小刚性格外向,爱与流浪中心的伙伴聊天,曾对伙伴流露过想家的想法,但又担心回去后无法面对父母的责骂以及同学的嘲笑,所以不愿意对流浪儿童中心的管理老师说出家庭地址与家人联系方式。方法:音乐心理剧分为导入阶段、实施阶段、终止阶段。以即兴演奏和音乐与引导意象作为导入阶段,了解参与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心理问题,为音乐心理剧的开展做准备。在实施阶段,由小刚作为主角的音乐心理剧共进行了2次,运用音乐圈以及冲入冲出技术,将他担心的回家后会面对的家人态度、父母责骂、邻居及同学嘲笑等情景展现出来,使他充分体验自我的情绪状态,消除他的焦虑情绪,调整其认知。在终止阶段,由小刚作为辅角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故事使小刚对困扰自己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结果:在音乐心理剧活动结束时,小刚主动找到流浪儿童中心的管理人员,说出了自己家庭的地址及家人联系方式,请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