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向建设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征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现代化是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研究对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学校体育思想的现代化、学校体育内容的现代化、学校体育手段的现代化、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现代化、学校体育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体育条件现代化。学校体育需要向多元化、终身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更要兼顾教育的公平性与差异性。而推动学校体育这一系列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养的卓越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先决条件。无论是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还是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具有健康素质的现代化的人去建设、去开拓、去创造。但是,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从长远出发,从大局出发,从宏观出发。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关于"教育现代化"、"学校体育现代化"、"体育教师"、"卓越教师"等概念的相关研究作为本文的支柱。因而将文献资料法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目前对卓越体育教师基本特征的研究中,主要分为体育教师职业人格的研究、以及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以及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各位专家学者主要将卓越体育教师的特征归纳为:职业人格、专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三方面。其中,职业人格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行为以及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包括:体育技术、教学能力以及评价与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包括学术研究能力以及科研结果运用到实践的能力。而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这固然是正面积极的一点,但是却忽视了对于教师职业人格、和个人魅力的塑造以及科研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经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研究,构建出卓越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征模型,该模型从教育者、研究者以及学习者三个层面对卓越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创新。这一模型不但可以为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体育专业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大中小各级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培养、考核等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体育教师自身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体育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高尚的情操和品性,而非靠"教师"这一称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首先,能够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及命令式的语气对待学生;其次,无视学生的智力、成绩、外貌、经济情况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而后,有个人魅力的教师应该从善如流而非文过饰非,直面自己的错误并不会损坏自身的形象,还会赢得学生的欣赏;最后,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体育教师不能因为自身学科的技术性而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现代化就注定今后的教育应该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只需要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作为现代化的体育教师,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都需要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的体育学科理论基础,并且需要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转向实践,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为教育服务。三、体育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自身的学科,囿于自身的专项和专业。在专项方面,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专项水平,还要精通其他专项要,做到一专多能;在专业方面,不但要学习体育学科的知识,还要以自身学科为圆心,以教育理论与技能为半径,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为卓越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