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首次问世以来,科学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的认证光电转化效率(PCE)从最初的3%提升至如今的22.1%。[1,2]介观结构PSCs中,介观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ETM)对电池电子传输性能,吸光层的成膜特性及光电滞后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水热法合成的钛酸盐纳米管H2Ti3O7作为介观PSCs的ETM,通过一步法制备CH3NH3PbI3作为光吸收层,[3]组装成开放型PSC,在模拟太阳光下光电转化效率可达17.61%,远高于相同条件下以TiO2为致密层制备的平面结构PSCs效率(14.23%)。这主要归因于钛酸盐纳米管的一维结构和超大比表面积,从而使得介观PSCs可以制备结晶接好的吸光层、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层及光电转化性能、几乎无滞后环,所以该介观结构的PSCs具有更好的光电转化特性,70块电池的平均光电转化效率高达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