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主要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结合,使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实现转录后调控。数据显示,微小RNA能够调控超过半数的编码蛋白的基因,而且每个微小RNA可以调节多个蛋白的表达。微小RNA是一种新发现的十分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增殖、分化、发育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的研究揭示微小RN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微小RNA越来越多地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涉及到,研究显示,微小RNA在调节树突的形态、炎症反应、信号传导及神经元的兴奋性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研究发现一些微小RNA在癫痫的发生后是失调的,即表达上调或下调。关于微小RNA表达谱的研究显示,一些微小RNA在癫痫发生后的海马组织中是特异表达的,这些特异表达的微小RNA包括miR-146a,miR-34a,miR-134,miR-132,miR-21,let-7e。目前的研究通过探讨微小RNA在癫痫发生中相关的靶基因和靶通路来发现治疗癫痫的新策略。另外,微小RNA也可以作为癫痫发生的生物学标记物,为癫痫的诊断提供新的工具。因此,目前对关于人类和动物模型在癫痫方面的研究,能够为将来探讨微小RNA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癫痫后表达发生改变的微小RNA进行调控,可能为癫痫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