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研究目的:鄂温克族世居我国黑龙江流域,在历史过程中出于不同的需求创造了相应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通过不同方式传承至今,其中鄂温克族传统体育便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本文依据文化人类学对文化层次的划分,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层面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解构分析,结合对鄂温克族聚居区域田野调查所了解到的鄂温克族体育文化发展情况,对其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文化人类学解读,并提出相对应
【出 处】
:
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专题报告摘要汇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鄂温克族世居我国黑龙江流域,在历史过程中出于不同的需求创造了相应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通过不同方式传承至今,其中鄂温克族传统体育便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本文依据文化人类学对文化层次的划分,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层面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解构分析,结合对鄂温克族聚居区域田野调查所了解到的鄂温克族体育文化发展情况,对其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文化人类学解读,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这对于鄂温克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凡意义。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解构分析。3.研究内容与结果:3.1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鄂温克族体育物质文化分析: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发现该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该民族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考证,鄂温克族属于"室韦"后裔,将史书所载"室韦"的生活生产技能与当今鄂温克族的体育运动相对照,如《旧唐书》:"用角弓,其箭尤长";"渡水则以舟为筏,或以皮为舟者";"地多积雪,恐陷坑井,骑木(滑雪板)而行";"兵器有角弓楛矢,尤善射,时聚戈狩"等等,可以发现历经千年这些生产生活技能已经发展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具有狩猎体育文化特色的射箭、围猎比赛、打马鹿、投标枪、打熊等;具有渔猎体育文化特色的赛桦树皮船、游泳等;具有冰雪体育文化特色的滑雪、骆驼拉雪橇等。3.2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鄂温克族体育制度文化分析: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发现该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民族节庆关系密切。鄂温克族拥有许多独特民族节日,如:庆祝丰收的节日——米阔勒节;纪年性节日——阿涅穆荡节、阿涅别节;祭祀性节日——奥米那仁节、瑟宾节等等。鄂温克族在民族节日会举行祭祀祈福仪式,而后进行各类的体育活动,其中与体育运动关系密切的节日有:瑟宾节、米阔勒节、奥米那仁节等等,可以说鄂温克族基于民族节庆的需要,发展出了民族集会形式的体育运动会文化。3.3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鄂温克族体育精神文化分析: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发现该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该民族精神信仰关系密切。鄂温克族主要信奉以万物有灵为核心思想的萨满教,该民族认为世间万物各有其灵,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打猎前、重要节日以及祭祀时都会进行特殊的萨满仪式祷告,以此与世间万物进行沟通,期望可以打猎满载而归以及平安。基于这种特殊的精神信仰文化而产生了独特民族体育舞蹈文化,如:萨满舞、熊斗舞、公猪搏斗舞、篝火舞等。3.4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解构的启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层次进行分析解读,结合对鄂温克族聚居区域的体育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田野调查,发现鄂温克族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一、脱离其体育文化原生土壤而失去生存空间,民间传承、学校传承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民族节日庆典成为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主力。二、鄂温克族由于生态移民,其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民族体育文化失去载体。三、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受到外来体育文化冲击,鄂温克族大部分族人参与外来体育运动而忽略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最终导致许多鄂温克族人并不了解本民族的体育文化。针对以上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策略:一、加强体育非遗传承人队伍培养,聘请体育非遗传承人作为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拓宽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传承途径。二、尊重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意愿,遵循鄂温克族传统生活生产方式,政府主导,企业、鄂温克族人协同开发相应的产业,如旅游业、驯鹿业等,保护民族体育文化载体的生存空间。三、增加举办民族体育运动赛事频次,结合现代传媒技术,加大鄂温克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讲好鄂温克族体育文化,增强其他民族对该民族文化了解程度。4结论:通过对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这一个案进行文化人类学解构分析,了解该民族体育文化产生的各类因素,以此考量该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数学语言教学,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加工,用可视化认知助推学生的数学语言交流。只有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才能教会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山东省2020年正式执行新高考,新高考政策实施两年来,英语学科的命题走过了比较成熟的探索之路,这不仅体现在命题的目的与意图、方向与内容上,还体现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以及考试题型方面。其中,目前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助读后续写的题型来实现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查。从对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由读到写的互动与解读、对记叙文的续写与生成等方面对读后续写的思路进行有效设计,并以2022年新高考英语全国乙卷的读
<正>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瞬息万变的资讯让人们目不暇接,各种提供讯息的管道俯拾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历史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才能让学生积极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历史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成为知道如何批判地处理当下和过去的现象的负责任的公民”[1]。中学历史课堂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新时代历史教育的知识观念,才能有效地调整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与学,从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减肥节肥,以花生品种濮花5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多功能农肥植力源田间药效试验,设置T0(喷施0次,对照)、T1(喷施1次)、T2(喷施2次)、T3(喷施3次)等4个处理,探讨植力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T2处理、T3能显著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叶面喷施植力源各处理的百果重、百仁重、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亟须建立规范化的运行程序,而加强合同管理,全面防范合同风险是完善公司治理,实现内部控制优化,确保企业日常健康运行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的当下,企业的运营模式、运营策略也离不开合同管理的优化与提升。全面有效的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才能使得企业能有序的在市场行为中,维护自身利益,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做好合同管理,实现合同的风险防范,是企业在公司治理和
<正>“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聚焦育人方式的突破与创新,提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此,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应着力探索体现“教—学—评”一致的教学改革行动。多年来,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依据课程标准,发现并围绕教学真实问题展开教研活动,以课题为杠杆,撬动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
本篇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键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施工合同中常见的风险,同时分析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常见风险的积极效用,最后提出合理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常见风险的可行性措施,为营造建设行业公平、健康且稳定的市场秩序提供助力。
网络安全作为目前网络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将推动网络安全专业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围绕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文章对网络安全技术融合、智能安全网和“零信任”架构等网络安全理念进行分析探讨;同时,鉴于目前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操作不足的短板,对“竞赛驱动式”网络安全人才多元开放实践培训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可操作性的切入点。
<正>碧波荡漾,白云悠悠。这里,有魂牵梦绕的依恋与乡愁。苍山巍峨,洱海隽秀。这里,有诗和远方的驻足与回眸。大理生态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多样。农民合作社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绚烂之花,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产融合,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文化是多方面内容共同促进,相互渗入的结果。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角度出发,将中医文化置于中国整体文化中,从社会整体环境、文化空间结构及各层次关系、文化核心理念、传统思维结构等方面出发,对中医文化进行整体性分析,赋予中医文化人类学视角,“整体论”对中医文化的系统论述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