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体育场地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紧密,体育场地建设的合理配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将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则会提高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从而引导全民健身的发展。因此本文以2009-2018年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体育场地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体育场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09-2018年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体育场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探讨了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度。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综合搜索2000-2019年间关键词为"体育场地""体育与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资料,筛选出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梳理,通过分析和求证,整理出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二)数理统计法主要采用Excel、SPSS23.0、MATLAB等软件对全国第4次经济普查暨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调查数据、2009-2018年福建省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2010-2019年福建省统计年鉴等论文写作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三)专家调查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即德尔菲法,集中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以及体育经济学领域相关专家的意见,经过两轮专家调查,在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为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评价指标的筛选以及权重的确定等问题确定依据,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四)熵值法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熵是指系统无序状态的一种量度。在社会系统中的应用时,信息熵在数学含义上等同于热力学熵,但含义上主要是指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程度的度量。一般认为,信息熵值越高,系统结构越均衡,差异越小,或者变化越慢;反之,信息熵越低,系统结构越是不均衡,差异越大,或者变化越快。所以,可以根据熵值大小,也即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出权重。本研究要对2009-2018年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估,涉及指标众多,信息重叠难免出现。因此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消除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协调度模型评价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及发展水平。(五)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分类与比较、演绎与归纳、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体育政策法规知识,对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为福建省县域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提出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1)2009-2018年十强县总体体育场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度由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最后达到优质协调区间。2009年协调发展度为0.82487,到2018年提高到了0.97541,增加了0.15054,由勉强协调体育场地滞后型上升至优质协调体育场地滞后型。由此可知,十强县总体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在对应时期的发展速度上和方向上还未达到一致。2)2009-2018年十强县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结果可知,其中分别有4个县市区呈优质协调的状态;有6个县市区呈良好协调的状态;有3个县市区呈中级协调的状态;有1个县市区是属于初级协调的状态。2009-2018年十强县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分别有6个县市区是属于良好协调发展体育场地滞后型;有6个县市区是属于初级协调发展体育场地滞后型;有2个县市区是属于勉强协调发展体育场地滞后型。3)从时序分析可知,2009-2018年十强县的协调度呈现波动性变化,低级协调类起伏变动最大,优质协调类起伏变动最小,2016年达到优质协调的县市区最多(12个),其余年份非常少;失调类在这十年有所下降,初级、中级和良好协调在近两年有所提高,勉强协调类型略有抬升,能够达到优质协调的县市区逐渐显现。4)从象限图分析可知,位于第一象限的有晋江市、福清市、南安市、安溪县、惠安县、石狮市6个县市,是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好的地区,其两者协调发展状况相对最优;位于第三象限的有永安市、上杭县、龙海市、闽侯县、长乐区、沙县、连江县7个县市区以及位于第四象限的长泰县,是体育场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对差的地区,其两者协调发展状况相对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