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江西省川崎病(KD)住院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实验室指标异常与KD并冠状动脉损害及丙球耐药的关系。方法 :制定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全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7年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数为1220例,其中完全川崎病874例(占71.6%),不完全川崎病346例(占28.4%)。男809例,女411例,男女性别比为:1.97:1;发病年龄为30天至13岁,高峰年龄为1~2岁;全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期为1~5月,7月,11月。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者9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76例,冠状动脉瘤16例(冠状动脉瘤并血栓形成2例)。丙种球蛋白耐药者67例。复发者15例(复发率1.2%),其中复发4次者1例,复发3次者1例,复发2次者3例。肝功能异常93例,主要以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部分患儿伴有黄疸。268例患儿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8)明显升高(IL-2及IL-8升高最显著)。关节炎45例,肠梗阻9例(2例患儿病初误诊为急腹症,在外科行手术探查),无菌性脑膜炎5例,血小板减少8例,消化道出现2例,胆囊炎6例,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2例(1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结论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IL-2和IL8明显升高及血红蛋白(Hb)降低的患儿及伴有少见临床表现的患儿易发生丙球耐药及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在江西省是儿童较常见的疾病,应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治,降低冠状动脉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