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使用雷公藤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分析本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使用雷公藤治疗R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肝损伤的发生率,分析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并对其性别、年龄、药物剂量、糖尿病史、非酒精性脂肪肝史(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低蛋白血症史、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史、过敏史、吸烟史、酗酒史、BMI指数(Body Mass Index,BMD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175例RA患者接受雷公藤治疗,最终纳入符合DILI标准的患者27例(男/女:11/16;平均年龄58±21岁)。统计出雷公藤致DILI的发生率为15.4%,其中,使用大剂量(60-90mg/d)3例,常规剂量(60mg/d)15例,小剂量(30mg/d)9例;轻度肝损伤19例(70.3%)(为常规剂量和小剂量使用),中度肝损伤5例(18.5%)(均为常规剂量使用),重度肝损伤的3例(11.1%)(均为大剂量使用);肝细胞损伤型7例(25.9%),混合型5例(18.5%),无胆汁淤积型的病例,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15例(55.5%);所有患者发生肝损伤的时间均在1月内。症状按发生概率依次为乏力(15/27,55.5%),恶心(8/27,29.6%),黄疸(4/27,14.8%)。经多因素Logistic校正混杂因素后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雷公藤致DILI与NAFLD史(OR=0.012,95%CI 0.001-0.119,P=0.000),药物剂量(OR=4.954,95%CI 1.660-14.783,P=0.004)独立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史、HBsAg携带史、过敏史、吸烟史、酗酒史、BMI等危险因素无关(P>0.05)。结论:雷公藤致DILI的发生率比较高;但肝损伤的程度较轻,且恢复较快,没有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病例。雷公藤致DILI的发生时限符合DILI的一般规律,大多数在5-30天左右;导致雷公藤致DILI的危险因素有NAFLD史,此类人群需高度警惕;大剂量的雷公藤也是造成DILI的危险因素,常规剂量的雷公藤仍可能导致DILI。因此,使用雷公藤治疗RA时,必须常规监测肝功能。